“這一說法源自中醫(yī)理論,但被扭曲夸大了?!焙笔≈嗅t(yī)院(湖北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肝病科主任醫(yī)師程良斌告訴記者,“時間表”出自中醫(yī)子午流注理論,是將一天24小時劃分為12個時辰,與人體十二臟腑的氣血運行結合。給出了人體子時膽經當令、丑時肝經當令、寅時肺經當令、卯時大腸經當令、辰時胃經當令、巳時脾經當令、午時心經當令、未時小腸經當令、申時膀膚經當令的運行規(guī)律。
不少現代科學研究也給出了相似的理論,認為人在一天中的活動,如工作、學習、飲食、睡眠等,都是由自身生命活動的內在節(jié)律性,即生物鐘來主宰的。
所以,從不管是中醫(yī)理論還是現代醫(yī)學理論,都有所謂的“人體時間表”。程良斌強調,但這不代表人體器官的排毒表也是千篇一律的。由于個人體質、后天生活習慣、地域等不同,每個人的‘時間表’并不完全相同,所謂的排毒時間自然也不盡相同。
“就好像有些人早上記憶力好,而另一些人則是晚上記憶力好?!睂<遗e例并提示,子午流注理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即順應自然調理五臟六腑,這個順應并非是嚴格遵守時間,而是要符合、適應大自然和個人的作息規(guī)律。這樣,身體的器官才能有條不紊的工作,身體才能健健康康不出問題。
另外,程良斌解釋,“排毒”中的毒,并不是現代醫(yī)學中的“毒”,即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細菌、病毒、攝入人體的污染物等。中醫(yī)“毒”的概念更加廣泛。包括體內濕、熱、痰、火、食等積聚成的“毒”,機體外的“風、寒、暑、濕、燥、火”六大“病邪”外襲人體所成的毒。這里的“排毒”,更多的是指是通調整作息,提高機體的適應能力,主動地將各種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轉化或分解,排出體外,排毒包括排汗、排尿、大便、咳嗽、噴嚏等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