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22日為小雪日。此時冬意漸濃,在北風的催促下,寒氣翻山越嶺而來,北方初雪或臨,萬物冬藏,大地一片靜謐悠然,銀裝素裹的冬日畫卷將徐徐展開。
虹藏不見,閉塞成冬
小雪,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二十個節(jié)氣,也是冬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每年11月22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jīng)240度時,進入小雪節(jié)氣。
節(jié)氣的小雪,反映的是氣溫與降水的變化趨勢,并不意味著一定會下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薄度悍甲V》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币簿褪钦f,到小雪節(jié)氣,由于溫度明顯下降,有些區(qū)域降水形式由雨變雪,但此時雪量不大,故稱小雪。
小雪是寒冷開始的標志。此時,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繁,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的氣溫持續(xù)走低。小雪節(jié)氣后,太陽直射點繼續(xù)向南移動,越來越靠近南回歸線,北半球日照的時間越來越短,我國不少地區(qū)下午五六點鐘就已夜幕降臨。
“云暗初成霰點微,旋聞蔌蔌灑窗扉。”在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清冷的西北風或會攜初雪而來。雖然開始下雪,但一般雪量不大,有時以半凍半融的狀態(tài)降落,氣象學上叫作“濕雪”;有時則是雨雪同降,稱為“雨夾雪”;還有時降落如同米粒一樣大小的白色冰粒,稱為“米雪”。此時的南方地區(qū)也呈現(xiàn)出瑟瑟寒意,雖鮮有降雪,但會有霜。“小雪見霜兆豐年”,清晨草木間、土地上有一層薄薄的白霜,遠遠望去,別有一番“落霜如雪”的意境。
農諺說:“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從前人們喜歡從小雪時節(jié)是否降雪、天氣如何來推測后續(xù)的氣候和農事。對冬小麥來說,雪先是被,后是水,還是肥。下雪可以凍死一些病菌和害蟲,減輕來年病蟲害的發(fā)生;積雪有保暖作用,有利于土壤的有機物分解,增強土壤肥力,難怪民間說“瑞雪兆豐年”。
小雪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成冬。小雪節(jié)氣時,雨水因氣溫降低而凝結成雪,很難再見到彩虹了;古人認為“天氣”為陽,“地氣”為陰,小雪節(jié)氣后,陽氣上升,陰氣下降,所以萬物失去生機,一片蕭條;民諺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封田,大雪封船”,于是,閉塞成冬。
“小雪較立冬時節(jié),天氣更加寒冷,陽氣進一步潛藏。此時人體正處于陰盛陽衰的階段,養(yǎng)生需注意顧護陽氣,滋陰去燥,尤其要注重溫脾御寒,也就是顧護脾胃,抵御嚴寒?!笔锥坚t(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yī)師程培育介紹,中醫(yī)認為,寒為陰邪,具有收引、凝滯的特點,容易損傷人體內的陽氣,小雪期間要注意預防呼吸系統(tǒng)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血壓,按時服藥。
冬臘風腌,蓄以御冬
小雪時節(jié),寒意漸濃,但并未驅走人們的熱情。腌寒菜、打糍粑、做臘肉、釀米酒……聰慧的中國人抓住制作美食的絕佳時機,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那飄向空中的縷縷白煙,將日子包裹得熱氣騰騰。
俗話說:“小雪腌菜,缸納百味?!痹谠S多人的記憶中,冬天的味道往往是從腌菜開始的。以前到了冬天,應季蔬菜越來越少,于是人們常會在小雪開始腌菜。在北方,把白菜、蘿卜、雪里蕻、豆角等清洗后晾曬,加鹽腌入缸中,稱為“鹽菜”或“咸菜”。南方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有的地方將糍粑制作成圓形,象征著豐收、喜慶和團圓。有的地方又稱之為“年糕”,寓意吉祥如意。
“冬臘風腌,蓄以御冬。”冬季天干物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機,南方地區(qū)的人對臘味更是情有獨鐘。小雪節(jié)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精心腌制,臘肉肥而不膩、香飄十里。廣州人喜歡用臘味來做臘味蘿卜糕、臘味煮香芋、臘腸炒蜜豆。那熨帖著味蕾的濃郁醇香,是家的味道。
“小雪釀新酒,初冬不覺寒?!惫艜r釀酒大多在小雪前后,此時農事已畢,新糧入庫,谷物收獲豐盈,人們釀酒以備歲末祭祀用。此時萬物斂藏,水極清澈,釀出來的酒色清味冽,人們把這時釀的酒叫“小雪酒”。
“小雪期間,飲食要盡量吃熱食,避免冷飲,同時適當進食辛辣之物,如花椒、生姜之類。中醫(yī)講‘辛以潤之,辛以散之’,此時適當吃點辣的食物,有助于散寒祛濕?!背膛嘤嵝眩伢w虛寒、陽氣不足的人,此時可適當進食羊肉、桂圓、大棗等溫性食物,也可以吃一些補腎的食物,如腰果、芡實、山藥、栗子、白果、核桃等。
“需要強調的是,進補不可太過?!背膛嘤榻B,隨著暖氣、空調等取暖設施的廣泛使用,燥熱的室內環(huán)境容易讓人出現(xiàn)體內積熱,如果進補太過,人容易生“內火”,出現(xiàn)面部痤瘡、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煩躁、大便秘結等癥狀。此時,除了適當增加室內的濕度、多飲水,還應停止進補,適當吃些清火潤燥類食物,以滋補津液,如白菜豆腐湯、菠菜豆腐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小雪節(jié)氣期間,可多吃蔬菜水果,如大白菜、蘿卜、香蕉、梨、蘋果等,還可以煮梨水、蘿卜水,防止天氣干燥所致的口干、咽干。
避寒就溫,動則生陽
小雪節(jié)氣一到,人們就開始盼望第一場雪的降臨。想著,念著,不知哪天,她就悄悄來了。
古時,文人墨客就對“小雪”節(jié)氣尤為喜愛,留下了很多關于小雪的經(jīng)典?!熬G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在寒冷的冬夜,白居易與友人一起圍爐飲酒,抵足長談,多么溫馨愜意;“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隔著窗戶聽到風吹竹葉的沙沙聲,推開門,只見滿山皆白,一片銀裝素裹,好一幅靜謐壯美的雪景圖;“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毙⊙╋h然隨風起,讓人百看不厭,戴叔倫看著漫天飛揚的雪花,感到陣陣寒意,飛來的每一片寒,都打到了他的心尖上……
“古人云‘避風如避箭’,風、寒、濕是本季節(jié)的特點之一。小雪期間,應注意避寒就溫,做到衣服酌情增減、隨增隨減?!背膛嘤嵝?,需注意頭部、胸部、腰腹部保暖,頭部是所有陽經(jīng)匯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風寒,要勤戴帽子、圍巾等以護陽氣;前胸和后背是心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之所在,此處受寒,容易誘發(fā)冠心??;中醫(y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冬日養(yǎng)生要護好腎臟所在的腰腹。同時,在溫暖的室內不要捂得太嚴,以溫暖不出汗為好;到溫度較低的地方,及時添加衣服,避免冷熱交替;睡覺前可以多用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huán),讓身體自然暖和起來。
民諺有云:“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薄靶⊙┕?jié)氣時,也要堅持進行適度的戶外運動?!背膛嘤榻B,中醫(yī)認為,“動則生陽”,雖然外界環(huán)境較為寒冷,但人體受到適當?shù)暮浯碳?,可使心臟跳動加快,血液運行加速,新陳代謝加強,產生的熱量增加;由于冬主閉藏,運動不宜大汗淋漓,尤其是老年人,以八段錦、太極拳等較為舒緩的運動為宜。需要注意的是,冬季運動應在每天9時以后進行,避開大風、大霧、霧霾、雨雪天氣,運動前做好充分熱身,運動出汗后不宜立即減衣,以免著涼。
歲至小雪,也許有雪,也許無雪。有雪,是歡喜,無雪,期盼著。在這個“莫怪虹無影”的時節(jié),不妨約上三五好友閑坐,圍爐夜話,溫酒煮茶,輕問身旁友人“能飲一杯無?”
(來源:人民日報)
]]>小雪如何養(yǎng)生
1、溫補益腎多吃黑
小雪后,飲食要保持清淡,食補宜選擇溫熱、益腎的食物。益腎的食物有:腰果、山藥、芡實、紫米粥、白果、核桃等。黑色的食物入腎,所以小雪時節(jié),也要多吃黑色的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棗等,不僅可以補養(yǎng)腎氣,還可以抵抗寒冷、潤肺生津,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2、多食粥湯 多飲熱水
冬天多食熱粥有益健康,如有養(yǎng)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益氣養(yǎng)陰的大棗粥等。雞湯有很好的補虛功效,冬季多喝有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魚湯則有健脾開胃、止咳平喘等功能。多飲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開水,還能降低血液粘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蜂蜜水可潤燥解毒,白蘿卜水能清熱利尿,梨水可以潤肺止咳,都是這個時節(jié)不錯的選擇。
3、多吃苦味食物防“上火”
小雪時節(jié),外面寒冷,屋內燥熱,再加上人們穿的多,很容易出現(xiàn)口干舌燥、口腔潰瘍、皮膚干燥的癥狀,也就是民間所謂的“上火”了。
為了防止“上火”,少吃辛辣食物,多喝水,戒煙戒酒,適當多吃些芹菜、萵筍、生菜、苦菊等苦味食物。此外,還可以多喝點熱湯,比如白菜豆腐湯、羊肉白蘿卜湯等,既暖和又能滋補津液。
注意:勤通風,預防“暖氣病”。最好在早中晚各開窗通風三次,每次15分鐘為宜,既保持了室內空氣清新,又抑制了細菌的滋生,但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要關窗。
4、多吃葉酸食物防抑郁
小雪之后,進入抑郁多發(fā)的季節(jié),應常食菠菜、獼猴桃、牡蠣、橘子、黃豆和深綠色的蔬菜,因為這些食物中都含有葉酸,可以幫助抵抗抑郁。全麥面包、粗面粉制品、谷物、酵母、動物肝臟及水果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對改善不良情緒及抑郁癥也大有裨益。
5、按摩護健康
入小雪節(jié)氣,氣溫急劇下降,不少人“老寒腿”復發(fā)。膝蓋不好的老人,可以利用一切時間進行按摩。比如坐下時,可以采用兩手扶膝的姿勢:
兩只手的手心正好護在膝蓋上,雙手按住雙膝的同時,加以按摩,向外按摩膝蓋骨的周圍36圈,再向內按摩36圈,以膝關節(jié)內有熱感為佳;
雙拇指尖按壓兩側內膝眼10下,再于兩側外膝眼按壓10下;
用拇指尖在膝蓋骨周緣找壓痛點,在壓痛點上點按,每一壓痛點壓5~10下;
一手將膝蓋骨固定,另一手握拳,用拇指關節(jié)背側突出部位壓在膝蓋上,向外、內各按摩10~20圈。
小雪吃什么
1、必吃肉 – 羊肉
羊肉性溫熱可溫胃御寒,脂肪與膽固醇的含量也要比豬肉和牛肉少得多,是冬季具有進補和防寒雙重效果的最佳美味。羊肉有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之功效,對氣喘、氣管炎、肺病及虛寒的病人相當有益。
2、必吃“三蔬菜”
白蘿卜:民間流傳“冬吃蘿卜夏吃姜”之諺語,也稱蘿卜為“土人參”。中醫(yī)認為,冬季吃白蘿卜,可健脾養(yǎng)胃、益氣補精,且能預防疾病,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冬季人們很注重養(yǎng)生飲食,卻缺乏運動,體內會積聚過多的熱,而白蘿卜可助于消化、去咳止痰的作用。
大白菜:大白菜中膳食纖維和維生素A、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對人體的腸道健康、視力發(fā)育和免疫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它還具有清肺止咳的作用。
菠菜:菠菜味甘,性涼,利五臟,解酒毒,能潤燥滑腸,養(yǎng)血止血,清熱除煩,生津止渴,養(yǎng)肝明目。菠菜中還含有豐富維生素E,維生素E是一種抗氧化劑,能阻止機體內氧化過程,因此多吃菠菜對延緩衰老是有幫助的。另外小雪節(jié)氣多吃菠菜,對抵抗冬季抑郁是有好處的。
]]>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p>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p>
小雪物候
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p>
由于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小雪節(jié)氣,東亞地區(qū)已建立起比較穩(wěn)定的經(jīng)向環(huán)流,西伯利亞地區(qū)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guī)模的冷空氣南下,我國東部會出現(xiàn)大范圍大風降溫天氣。小雪節(jié)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shù)較高的節(jié)氣。強冷空氣影響時,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
小雪農事
北方地區(qū)小雪以后,果農開始為果樹修枝,以草秸編箔包扎株桿,以防果樹受凍。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貯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話說“小雪鏟白菜,大雪鏟菠菜”。南方地區(qū)“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都進入了田間管理和農田基本建設階段。此時如果有場降雪,對越冬的小麥十分有利。因此有了“瑞雪兆豐年”的農諺;反之,“小雪大雪不見雪,小麥大麥粒要癟?!?/p>
要打破“貓冬”的壞習慣,農事仍不能懈怠,利用冬閑時間大搞農副業(yè)生產,因地制宜進行冬季積肥、造肥、柳編和草編,從多種渠道廣開致富門路。
小雪民俗
01、腌菜腌肉
南京有諺語:“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毙⊙┲?,家家戶戶開始腌制、風干各種蔬菜,包括白菜、蘿卜以及雞鴨魚肉等,以備過冬食用。杭州人往往也會趁著這個節(jié)氣開始腌制醬鴨、臘肉。
02、品嘗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小雪時節(jié)吃糍粑的習俗。有俗語說,“十月朝,糍粑碌碌燒”。
“碌碌燒”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語言。“碌”,是像車轆那樣滾動,意思指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團,像車轆那樣前后上下左右四周滾動,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燒”,即是熱氣騰騰。吃糍粑一要熱,二要玩,三要斗(比較),才過癮,才能體味“十月朝,糍粑碌碌燒”的農家樂趣。
03、晾曬魚干
小雪節(jié)氣前后,正是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漁獲豐收的季節(jié),當?shù)厮渍Z說“十月豆,肥到不見頭”。豆,指的是“豆仔魚”。除了豆仔魚,此時還有烏魚、旗魚、沙魚等漁獲。這些海魚經(jīng)過剖割、洗滌、鹽腌等程序,最后置于架子上晾曬,便制成了魚干。晾曬好的魚干保存的時間更長,既可清蒸,也可紅燒、油炸,吃起來別有風味。
健康小雪
小雪之后,進入抑郁多發(fā)的季節(jié),應常食菠菜、獼猴桃、牡蠣、橘子、黃豆和深綠色的蔬菜,因為這些食物中都含有葉酸,可以幫助抵抗抑郁。
小雪過后,多食熱粥有益健康,如有養(yǎng)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益氣養(yǎng)陰的大棗粥等。
詩詞小雪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初寒
【宋】陸游
久雨重陽后,清寒小雪前。
拾薪椎髻仆,賣菜掘頭船。
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氈。
身猶付一歃,名字更須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