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群如何“精準補鈣”?三大黃金組合食譜藏著哪些補鈣“小能手”?日常生活中要避開哪些補鈣雷區(qū)?應急總醫(y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劉曉川接受采訪,介紹科學補鈣的小知識。
春季補鈣的三大理由
戶外鍛煉增多?促進鈣吸收?春天天氣晴朗,氣溫適宜,是踏青、賞花、游玩的好時節(jié)。戶外活動時間的增加,不僅讓人心情愉悅,還能通過運動促進骨骼對鈣的吸收和利用。適量的運動,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等,能夠刺激骨骼細胞活性,提高骨密度,從而增強骨骼強度。
陽光充足?助力維生素D合成?春季陽光較為充足,適量的陽光照射可以幫助人體轉化維生素D。維生素D是鈣吸收的關鍵因子,能夠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并將其運送到骨骼中儲存。每天保證15-30分鐘的日曬(避開中午強烈陽光),可以有效提高體內維生素D水平,進而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
飲食豐富?補充多種營養(yǎng)素?春天是蔬菜水果種類最為豐富的季節(jié)之一,很多蔬菜和水果都富含鈣質及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yǎng)素。例如,菠菜、芥藍、西蘭花等綠葉蔬菜,以及杏仁、巴旦木等堅果,都是鈣的良好來源。
同時,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柑橘、草莓等,能夠促進鈣的吸收和膠原蛋白的合成,對維持骨骼健康大有裨益。
飲食中的三大黃金組合
日常飲食中,應增加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豆腐、豆?jié){)、綠葉蔬菜、堅果等。成人每日推薦鈣攝入量為800-1000毫克,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以及50歲以上人群則需更多。還可以通過食用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類、蛋黃)或補充劑來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
此外,磷、鉀、鎂等礦物質與鈣的代謝密切相關。適量攝入富含這些礦物質的食物,如富含鉀的香蕉、富含磷和鎂的全谷物,有助于維持骨骼健康。
下面就來介紹日常飲食中的三個壯骨的黃金組合:
綠葉菜+菌菇?油菜(108mg鈣)與平菇(127mg鈣)的組合,不僅提供雙倍鈣質,菌菇中的麥角固醇在光照后可轉化為維生素D2。推薦清炒時加入少量米醋,使草酸鈣轉化為可溶性鈣。
豆制品+海產?豆腐干(308mg鈣)搭配小銀魚(732mg鈣),前者提供大豆異黃酮保護骨密度,后者富含維生素D3。建議每周食用3次,每次豆腐干100g+銀魚30g。
種子+乳品?黑芝麻(780mg鈣)與酸奶(118mg鈣)混合,芝麻中的鎂元素可促進鈣質吸收。每日1勺芝麻粉(約10g)拌入200ml酸奶,相當于補充156mg優(yōu)質鈣。
不同人群的精準補鈣方案
上班族?早餐,便攜裝高鈣豆?jié){(選每100ml含鈣120mg以上的);工位運動,每小時做1分鐘“椅子深蹲”(手扶桌沿緩慢起坐);午休日曬,12點吃飯后到樓下露天處散步15分鐘;下午茶時間,即食小魚干(10g含鈣220mg)替代咖啡零食。
學生黨?課間加餐,奶酪棒(1根含鈣150mg)+橘子(維C促吸收);體育課重點多進行跳遠、跳高類沖擊性運動;夜宵替換,把泡面換成牛奶燕麥粥(300ml牛奶+30g燕麥)。
中老年人?晨練改良,太極中增加“金雞獨立”動作(單腿站立30秒/次);防摔訓練,每天靠墻練習“坐-起”動作10次(加強髖部力量);補鈣訣竅,燉骨頭湯時加半碗醋,鈣溶出量增加5倍。
素食者?必備食材,北豆腐(每100g含鈣138mg)、羽衣甘藍(150mg/100g);黃金組合,菠菜焯水后拌芝麻醬(草酸減少+鈣吸收翻倍);強化補充:每天2片鈣強化燕麥餅干(選含維生素D的款式)。
良好生活習慣?促進鈣吸收
戒煙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都會損害骨骼健康,降低鈣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充足睡眠?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助于身體恢復和骨骼修復。成年人每晚建議睡眠7至9小時。
減少咖啡因攝入?過量攝入咖啡因(如咖啡、茶、碳酸飲料)可能會影響鈣的吸收,建議適量飲用。
多做這些運動?強健骨骼
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游泳等。這些運動既能增強肌肉力量,又能提高骨骼密度。運動效果需要時間的積累,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并加入2-3次的肌肉強化訓練。
以下推薦幾個骨密度增強訓練:
震蕩訓練?每天2次踮腳下落(離地5cm自然落下),每次20下,產生0.5倍體重的沖擊力刺激骨細胞。
阻抗運動?彈力帶側平舉(保持30秒/組)與靠墻靜蹲(60秒/組)交替進行,每日3組。
協(xié)調訓練?單腿閉眼站立(每日累計10分鐘),通過改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風險。
運動補鈣時刻表:
晨練:8-9點進行太極或快走,激活骨骼血氧供應。
午后:15-16點進行跳躍操或跳繩,利用日光合成維生素D。
傍晚:18-19點進行瑜伽拉伸,緩解骨骼肌張力。
陽光補鈣?天然饋贈別錯過
采用“分段式日曬法”:上午10-11點曬背部15分鐘(合成維生素D),下午3-4點曬四肢10分鐘(促進鈣轉運)。注意避免正午強紫外線時段,曬后及時補充200ml溫水。
選擇淺色棉質衣物,透光率可達30%,實現溫和補曬。配合戶外瑜伽等低強度運動,血流加速可使維生素D合成效率提升20%。陰雨天采用“窗邊補光法”,開窗狀態(tài)下距玻璃1米內接收散射紫外線。
多知道點
避開五大補鈣雷區(qū)
你以為正確的補鈣小技巧,或許是健康偽知識,下面專家就來盤點常見的五個關于補鈣的“雷區(qū)”。
盲目服用鈣補充劑
雖然鈣補充劑可以提供額外的鈣質,但并非所有人都需要。對于鈣攝入不足的人群,如老年人、素食者、孕婦等,適量補充是有益的。然而,對于鈣攝入已經充足的人群,盲目服用鈣補充劑可能導致鈣過量,增加腎結石、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因此,在服用鈣補充劑前,最好咨詢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的意見。
只有牛奶才能補鈣
雖然牛奶是鈣的良好來源,但并非唯一的補鈣途徑。很多植物性食物也富含鈣質,如豆制品(豆腐、豆?jié){)、綠葉蔬菜(菠菜、芥藍)、堅果(杏仁、巴旦木)等。通過多樣化的飲食,可以確保鈣的充足攝入。
曬太陽越多越好
適量的陽光照射確實有助于維生素D的合成,但過度暴曬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建議每天保證15-30分鐘的日曬時間,避開中午強烈陽光,涂抹防曬霜以保護皮膚。
補鈣就能治療骨質疏松
雖然補鈣對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有一定作用,但這并非萬能藥。骨質疏松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遺傳、年齡、性別、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等。因此,治療骨質疏松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藥物治療、運動療法、飲食調整等。
只重視鈣的攝取
鈣的吸收和利用不僅取決于鈣的攝入量,還與維生素D、磷、鉀、鎂等營養(yǎng)素的攝入密切相關。因此,在補鈣的同時,應注重這些營養(yǎng)素的均衡攝入,以發(fā)揮最佳的補鈣效果。
(來源: 北京青年報? 莫鵬應? 急總醫(yī)院)
]]>出現哪些情況,要懷疑已出現骨質疏松呢?
脆性骨折是骨質疏松比較常見和嚴重的表現,也是治療骨質疏松所針對的最重要目標。脆性骨折就是在很輕微的動作后,比如打噴嚏或是很輕微的外傷之后就出現了骨折,比較常見的是脊椎的壓縮骨折、前臂手腕以及髖部的骨折。
骨質疏松還會出現其他癥狀,如不明原因的全身疼痛,包括腰背部、四肢、頸肩等,尤其在夜間較明顯,且可能會伴隨抽搐和夜汗多等情況。老年女性隨著年齡增長,身高逐漸變矮、出現駝背,也要懷疑存在骨質疏松。
此外,如果體檢時骨密度檢測結果異常,也要高度懷疑骨質疏松。骨密度檢測中比較重要的是骨密度測量值,其中T值是與健康人進行比較的比值,而Z值是與同齡人進行比較的比值。T值>-1,是正常的骨密度;T值在-2.5和-1之間,存在骨量減少的問題;T值<-2.5,就被認為存在骨質疏松。
大部分骨質疏松患者是原發(fā)性的,老年人和絕經后女性是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的主要人群。
人在進入老年期之后,骨代謝的平衡向骨質丟失傾斜,特別是女性在絕經期后激素代謝水平改變,更容易出現骨質疏松。
但是也有一部分情況屬于繼發(fā)性骨質疏松。如極度缺少活動和鍛煉,不良的煙酒嗜好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能造成骨質疏松;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過早的絕經/閉經等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也會導致骨質疏松;炎性腸病、胰腺疾病和胃腸道功能吸收不良等胃腸道疾病,會造成鈣質的吸收異常。
預防骨質疏松就是要補鈣吃藥嗎?并非如此。其實,預防骨質疏松最重要的措施,是調整生活方式。
首先,飲食上要均衡膳食、平衡營養(yǎng),每餐都要攝入必要的營養(yǎng)元素,例如蛋白質、維生素和纖維素等。如果有骨質疏松的風險,就要更加注重牛奶等含鈣豐富食品的攝入。其次,最好能夠有一定的戶外活動、接受日光照射,以利于鈣質吸收。第三,適量的活動鍛煉有助于減少骨質疏松的發(fā)生,但不能過量,否則適得其反,造成勞損。第四,調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戒酒,減少碳酸飲料、咖啡等攝入。
必須提醒大家,在服用一些特殊藥物的時候,要關注藥品說明書上是否提示存在造成骨質疏松的可能,必要時向開藥醫(yī)生咨詢。
治療骨質疏松通常是一個慢性和長期的過程,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要定期監(jiān)測,看看前段時間治療效果如何。一般骨密度檢測一年一次,最長不超過兩年一次,以便于及時調整抗骨質疏松藥物,達到較好療效。
(作者為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骨科副主任醫(yī)師王煒)
]]>鈣補多了腎結石?正相反
臨床工作中發(fā)現,不少人在補鈣問題上存在誤區(qū),以下兩個就很典型。
誤區(qū)一:補鈣短期可見效
55歲的王阿姨門診看病問醫(yī)生:“醫(yī)生您看,我已經吃了兩個月鈣片了,怎么查了骨密度還是骨質疏松???”
這種短期補鈣不會改變骨量,只能對血鈣短暫調節(jié)。鈣的補充有療程,一般按年計算,嚴格按照規(guī)范補鈣,一年后才能觀察到骨密度的改善,堅持數年可以達到比較好的鞏固效果。
誤區(qū)二:補鈣多了會得腎結石
正規(guī)文獻報道,缺鈣的人發(fā)生腎結石的概率是正常人的6倍。人每天從食物中攝入大量草酸,如果一部分草酸和腸道中充足的鈣結合,經腸道排泄,則血液中草酸濃度下降,不容易在腎臟內產生高濃度草酸,否則就會極易產生草酸鈣結晶析出形成腎結石。
老人補鈣是個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
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正確的補鈣方法有哪些?在此建議大家:多角度補鈣。
食物補充
奶制品、豆制品、蝦皮、芝麻、新鮮蔬菜等,多種營養(yǎng)素吸收可有效提高鈣的利用。
藥物補鈣
無機鈣(碳酸鈣、磷酸鈣等)、有機鈣,充足鈣量的攝入對老年人尤其重要,同時每天需半小時戶外日光照射,產生足夠的活性維生素D3促進鈣吸收。
巧用力學補鈣
力學作用在骨骼對鈣的吸收作用巨大,比如重力作用。行走、肌肉力量訓練等都對鈣吸收有助益。當不喜歡運動的老人臥床休息或久坐沙發(fā)時,肌肉處于放松狀態(tài),這時鈣攝入難以進行。太空中的宇航員缺乏重力對骨骼的刺激,非常好的身體都會發(fā)生骨質疏松。
所以老年人一定要在體力允許的情況下,增加戶外活動和行走,讓骨骼對抗重力,促進鈣的正向攝入。如果有骨關節(jié)炎不能行走太多,或者癱瘓在床,則可用拉力器訓練,按摩和沖擊波物理刺激肌肉,適當力學刺激可促進骨骼鈣吸收。同時可進行四肢非負重運動,肢體對抗訓練,延緩鈣的流失。
鈣要補夠量
人體每天需鈣1000mg體外攝入,30歲后如果不注意補鈣,鈣需要從骨骼的庫存中取出,加速鈣流失。中國人飲食以米、面、蔬菜為主,鈣含量較低,建議每天兩袋鮮奶(含鈣量約400mg)才能達到最低日需量。老年人日需量要大于1000mg,食物中含鈣量不足,就需要從藥物中補充了。
增加鈣的吸收
補鈣量充足后,如果有胃炎腸炎,則需要用藥改善胃腸炎促進鈣吸收。適量的活性維生素D3的攝入,也大大提高了鈣的攝入效率。
這些藥物可助力鈣吸收
雙磷酸鹽藥物
它與鈣、維生素D同補,達到鈣磷合適比例,促進鈣吸收。雙磷酸鹽抑制破骨細胞活性,促進鈣吸收,保持鈣正常,減少破骨作用。
降鈣素
由甲狀旁腺分泌,將血中鈣降低,使其進入骨骼補充鈣的不足。用鮭魚和鰻魚降鈣素,或者唑來膦酸,可降低骨的溶解。如全身疼痛,可注射降鈣素,有中樞性鎮(zhèn)痛作用。
锝99放射性同位素
靜脈滴注,藥物進入骨,刺激骨吸收鈣,是增加鈣吸收的一種方法。
雌激素
50歲以后女性雌激素下降,可采用雌激素替代療法。注意!這不是常規(guī)療法。除非女性因子宮和卵巢問題早期切除,可用這種方法。正常更年期,可用其他方法補鈣。單純用雌激素替代療法會增加宮頸癌和乳腺癌、心臟病的風險,不主張此法。
中藥傳統(tǒng)醫(yī)學沒有補鈣的說法。中醫(yī)從腎虛和氣虛的角度講,其癥狀和缺鈣癥狀有較大的重疊性。凡是強腎、健脾、補氣的藥物,對于補鈣均有正向作用。如強骨膠囊、骨疏康膠囊等。金天格膠囊所含成分類似虎骨,富含骨膠原蛋白和微量元素,對骨修復有幫助。
文/岳劍寧(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