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免费一级a毛一级a看免费视频下载 ,国产婬乱片A片AAA毛片下载 http://mucunshu.com shineu新漁生物 Wed, 12 Mar 2025 01:58:2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8.10 http://mucunshu.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cropped-111216-32x32.png 科學養(yǎng)生 – 四川新漁現(xiàn)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http://mucunshu.com 32 32 中醫(yī)專家解鎖春季健康密碼 http://mucunshu.com/27062.html http://mucunshu.com/27062.html#respond Wed, 12 Mar 2025 01:57:52 +0000 http://mucunshu.com/?p=27062 隨著春季的到來,如何順應時節(jié)科學養(yǎng)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近日,在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舉辦的“基層中醫(yī)藥服務惠及百姓健康”主題發(fā)布會上,與會專家就春季養(yǎng)生要點和方法進行了深入講解,同時針對流感高發(fā)期兒童呼吸道疾病感染防治以及老年人春季保健,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健康建議,全面解鎖春季健康密碼。

春季陽氣生發(fā),需養(yǎng)肝、健脾、潤燥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晉介紹,“春季與肝相應。肝藏血,主疏泄。如果肝血不足,人就會疲乏困倦;如果疏泄失調,肝氣就會郁結,也有可能肝火上炎,肝氣影響到脾胃?!币虼嗽陲嬍撤矫嬉笆∷嵩龈室责B(yǎng)脾”,也就是要健護肝脾,同時潤燥,防止風燥傷身。

張晉說,春季是陽氣生發(fā)的季節(jié),中醫(yī)認為“辛甘發(fā)散為陽”,辛味和甘味的食物在一起有助于春季陽氣的生發(fā),因此可選擇食用辛味和甘味的食物,如香椿芽、蘿卜、芥菜、薺菜等。同時要避免過度食用酸澀類的食物,以免影響肝氣的升發(fā)。

針對今年冬春雨水較少,風大,容易生燥的特點,張晉推薦食用藕和馬蹄。“馬蹄可以清熱、滋陰潤燥,消食消積,也有止渴的作用。藕有生津止渴的效果,做熟后能夠養(yǎng)血潤燥,同時可以開胃解郁。藕節(jié)還有止血涼血的作用。”她同時提醒,這兩種食物都偏涼,脾胃陽虛的人群要注意用量,避免過度生食。對于脾胃弱的人群,推薦吃小米粥、南瓜粥,有一定的養(yǎng)脾功效。

此外,還可用蘿卜皮、橘皮和梨皮,加在一起制成“三皮飲”,既可以潤燥消食,也有一定的行氣作用和止咳效果,適合春季口干咽燥時飲用。

張晉說,春天還需要注意情志調理。如果平常容易著急生氣,在春三月就更容易出現(xiàn)肝火上炎、肝氣郁結等問題。她推薦“三花代茶飲”,用玳玳花、玫瑰花和白梅花一起泡飲,既可以疏肝解郁,還可以行氣,有助于春季情緒的調整。

如果在春季體力弱,同時情緒不好,會出現(xiàn)肝氣郁結、食欲不振的問題,這時可以選擇食用玫瑰花、枸杞和蜂蜜,既可以疏肝清熱明目,又可以養(yǎng)肝養(yǎng)血潤燥。

除飲食外,張晉建議調整作息時間,“夜臥早起”?!巴砩媳M量在11點以前入睡,早晨7點以前起床,借助陽光生發(fā)陽氣?!?/p>

張晉介紹,可以通過循經梳頭,幫助陽氣生發(fā)?!按涸鲁科鹗犷^百二十下,以導郁滯?!睆那鞍l(fā)際線正中開始沿著督脈向后梳;接下來沿膀胱經兩側輪流梳,一直梳到后發(fā)際線;然后梳耳上部的足少陽膽經,這樣頭部的三陽經都可以梳到。梳頭過程中可以著重按摩百會穴,以及百會穴前、后、左、右各一寸處的四神聰穴。百會穴有寧心安神、鎮(zhèn)靜息風、醒腦開竅、改善睡眠和健忘的作用,同時可以改善焦慮不安、頭暈、頭疼等。

此外,在頭前方正中線和左右額肌的交叉點處,有一個小小的凹陷處,是神庭穴。按揉這個穴位有助于改善春季易出現(xiàn)的頭暈、目眩、鼻塞,還可以改善失眠問題,按揉2分鐘左右即可。

當開學季遇上流感季,中醫(yī)建議家長這樣做

“春天天氣轉暖,萬物復蘇,病毒和細菌也開始活躍,所以春季也是流感和傳染病的流行季節(jié)。在這個季節(jié)尤其要做好個人防護,預防流感。”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兒科主任李敏說。

全國中小學已經開學,當開學季遇上流感高發(fā)的春季,家長應該注意什么?中醫(yī)對此又有何建議?

李敏說,春天乍暖還寒,晝夜溫差較大,所以老話說“春捂秋凍”,春天脫棉衣要脫得晚一點,要稍微“捂一捂”,以防出現(xiàn)受風感冒的情況。同時,“捂”也要適度,家長要注意根據(jù)氣溫的變化給孩子加減衣服。

春天戶外活動增多,李敏建議,外出活動要選擇相對開闊的地方,比如去爬山、游園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去博物館等人多又相對封閉的場所,需戴上口罩。

此外,北方春天風干物燥,很多人會出現(xiàn)口唇干裂、咽干口渴的現(xiàn)象,李敏建議家長要保證孩子足夠量飲水,同時要注意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食物和油炸食物。

李敏說,春天出現(xiàn)的流感和傳染病都屬于中醫(yī)溫病的范疇,常常會有發(fā)熱、咽痛等風熱癥候,建議用一些藥食同源的草藥,煮水代茶飲。比如用菊花、蘇葉、陳皮這三味草藥煮水代茶飲,既可以疏風清熱,也可以散寒,同時有和胃的作用。如果食欲不太好,還可以加炒山楂、炒麥芽;如果有明顯的口干,還可以加點百合和麥冬。

李敏建議,當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時,家長要適時帶孩子去醫(yī)院,請醫(yī)生診斷和治療。

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家長在家里也可以做很多工作。李敏介紹,中醫(yī)治療兒童呼吸道感染的措施有很多,既有口服中醫(yī)藥湯劑、中成藥等內治法,也有小兒推拿、穴位貼敷、灌腸等外治法。

常用的小兒推拿手法——“頭面四大法”,即開天門(從眉心推揉至前發(fā)際)、推坎宮(自眉心向眉梢方向推揉)、揉耳后高骨穴和揉太陽穴各1分鐘。再按揉一窩風穴1分鐘,“平肝清肺”1分鐘,然后“推六腑”“清天河水”兩分鐘。

如果孩子大便干,可以加“推七節(jié)骨”(位于腰骶正中,命門穴至尾骨端一線)1分鐘,順時針摩腹兩分鐘。如果孩子咳嗽,可以“清肺經”,揉膻中穴,也可以“擦肺俞”。

此外,還可以給孩子擠痧:在孩子后背脊柱兩旁的足太陽膀胱經上的肺俞、心俞、膈俞、肝俞四個穴位,用兩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孩子皮膚和肉稍微用力一擠,就會出現(xiàn)一個痧點,看著像一個小星星一樣。擠痧能起到退熱作用,而且安全,不會讓皮膚受損。

如果孩子發(fā)燒、感冒、咳嗽,除采取上面這些治療措施外,還要注意孩子的大便。中醫(yī)說,“肺和大腸相表里”,就是肺熱可以從大腸而出,通過排便的方式把肺熱泄下來。

如果胃腸積熱,也會加重肺熱,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給孩子喝足量水,多給孩子吃酸甜味的水果和葉類蔬菜,也可以用青蘿卜、白蘿卜煮水喝,或者直接吃蘿卜。

這些中醫(yī)春季保健方式適合老年人

為什么有的老年人嚴格執(zhí)行“春捂”的建議,反而容易受風寒?老年人在春季保健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張晉解釋說,很多老人因為穿衣過度而出汗,然而春季如果出汗過多,容易出現(xiàn)腠理疏松,反而更容易感受風寒之邪。

因此,張晉建議老年人采用“三層洋蔥穿衣法”。在內層穿速干、易排汗的衣物,第二層穿保暖類的衣物,在最外層穿防風的衣物。外出時要戴帽子圍巾,保護肩頸部、關節(jié)和頭部?!袄夏耆思纫苊膺^早減少衣物,也要避免過度“春捂”。”張晉說。

其次,張晉建議老年人適度運動并進行自我按摩。老年人通常會覺得腰疼、腿疼、肌肉不足、沒有力量,可以在家里窗戶旁邊陽光充足的地方,練習坐式八段錦和坐式易筋經等中醫(yī)傳統(tǒng)功法,每天大約20分鐘。此外也可以配合呼吸,做簡單的毛巾操,既能夠放松肩頸,也有利于改善呼吸功能。

針對老年人早醒早起的特點,張晉建議老年人在家里活動關節(jié)、筋骨、腳腕,拍大腿兩側外側的膽經,有助于疏肝利膽。

老人還可以拍八虛——拍肘窩、腋窩、腹股溝和腘窩,來幫助改善體質?!敖浗j是全身分布的,在這8個位置,腠理比較薄弱,通過拍打這些位置,可以促進經絡循行,改善身體循環(huán)?!睆垥x解釋說。

張晉同時建議老年人上午9-10點和下午2-4點,在陽光充足的時候去戶外曬太陽,“這就是中醫(yī)說的“天灸”,用自然界的陽氣來補充老年人的陽氣不足”。

很多老年人白天睡得比較多,晚上又容易睡不著。對此,張晉建議,在睡前兩個小時不要吃太多東西、喝太多水?!袄夏耆说钠⑽赶鄬^弱,晚餐盡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加重脾胃負擔而出現(xiàn)“胃不和臥不安”,影響睡眠;老人容易尿頻,如果睡前兩小時喝水太多,也會影響睡眠?!?/p>

此外,中醫(yī)認為“心主神明,心藏神”,晚上睡不好通常是因為心事太多。張晉建議老年人“睡眼先睡心”,可以選擇聽一些音樂,配合呼吸訓練,來改善睡眠;還可以在睡前泡腳,陽虛的人可以選擇艾葉、紅花、伸筋草、透骨草,既溫陽通絡,還有改善循環(huán)的作用;經絡不通、關節(jié)痛、體內有濕的人群,可以選擇花椒、艾葉、桂枝,既可以祛濕通絡,還可以幫助改善晚上腳冰涼、關節(jié)疼痛的問題。(來源:中國青年報 記者 夏瑾)

]]>
http://mucunshu.com/27062.html/feed 0
今日入伏,三伏天科學養(yǎng)生 http://mucunshu.com/26198.html http://mucunshu.com/26198.html#respond Mon, 15 Jul 2024 01:41:08 +0000 http://mucunshu.com/?p=26198 今日入伏,標志著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段——三伏天的正式開啟。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三伏天不僅是自然界陽氣最盛之時,也是人體養(yǎng)生、調理身體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合理的生活作息、科學的飲食調養(yǎng)以及適當?shù)倪\動鍛煉,對于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以下是一篇關于三伏天養(yǎng)生的詳細探討,旨在為您的健康生活提供一份全面的指南。

一、認識三伏天
三伏天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通常出現(xiàn)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初伏是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開始,中伏則是第四個庚日開始,若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前,則中伏為十天,否則為二十天;末伏則是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開始,共十天。三伏天的炎熱與潮濕,使得人體易出汗,消耗大,也是許多慢性疾病易發(fā)的季節(jié)。

二、飲食調養(yǎng)
1. 清淡為主,祛濕解暑
三伏天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減少油膩、辛辣食物的攝入,以免助濕生熱,影響脾胃功能。多吃綠葉蔬菜、瓜果等富含水分和維生素的食物,如西瓜、黃瓜、苦瓜等,既能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和營養(yǎng),又能清熱解暑,促進體內濕氣的排出。

2. 多食“苦”味,養(yǎng)心安神
中醫(yī)認為,苦味入心,能瀉火除煩,對夏季養(yǎng)心安神有益。適當食用苦瓜、蓮子、百合等苦味食物,有助于緩解因高溫引起的煩躁不安、失眠多夢等癥狀。

3. 適量補充蛋白質與礦物質
高溫環(huán)境下,人體蛋白質分解加速,礦物質隨汗液流失增多,因此需適量增加魚、禽、蛋、奶等優(yōu)質蛋白質的攝入,同時多吃富含鉀、鈣、鎂等礦物質的食物,如海帶、紫菜、香蕉等,以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

三、起居作息
1. 合理安排睡眠時間
三伏天晝長夜短,應順應自然規(guī)律,適當調整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建議晚上10點前入睡,早上6點左右起床,中午可適當午休,以緩解疲勞,恢復精力。

2. 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huán)境中
盡量減少在烈日下的戶外活動時間,如需外出,應做好防曬措施,如戴遮陽帽、穿長袖衣物、涂抹防曬霜等。同時,注意補充水分,避免中暑。

3. 保持室內環(huán)境涼爽通風
使用空調、電扇等降溫設備時,注意溫度不宜過低,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導致身體不適。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四、運動鍛煉
1. 選擇合適的運動時間和方式
三伏天運動應避開高溫時段,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運動方式以散步、慢跑、太極拳、瑜伽等低強度、有氧運動為主,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大量出汗,耗損陽氣。

2. 運動后及時補水
運動后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維持體內水平衡。可適量飲用淡鹽水或運動飲料,但不宜過量飲用冷飲,以免損傷脾胃。

五、情志調養(yǎng)
1. 保持心情愉悅
三伏天高溫悶熱,易使人心情煩躁。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通過聽音樂、閱讀、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緩解壓力。

2. 適度社交,增進情感交流
與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溝通,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快樂,有助于增進情感交流,提升幸福感。

六、中醫(yī)養(yǎng)生特色
1. 艾灸與拔罐
三伏天是進行艾灸和拔罐的好時機。艾灸能溫通經絡、散寒除濕;拔罐則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兩者結合使用,對于調理身體、增強體質有顯著效果。

2. 貼敷三伏貼
三伏貼是一種根據(jù)中醫(yī)“冬病夏治”理論研制的中藥貼劑,通過在三伏天貼敷于特定穴位,達到預防和治療冬季易發(fā)疾病的目的。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

結語
三伏天雖熱,但只要我們科學養(yǎng)生,合理安排飲食起居,適當運動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就能有效抵御高溫酷暑的侵襲,保持身體的健康與活力。讓我們在這個炎熱的季節(jié)里,以更加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迎接每一個充滿活力的日子。

]]>
http://mucunshu.com/26198.html/feed 0
伏天如何調節(jié)飲食作息、科學養(yǎng)生? http://mucunshu.com/26182.html http://mucunshu.com/26182.html#respond Wed, 10 Jul 2024 02:56:42 +0000 http://mucunshu.com/?p=26182 小暑之后不久進入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所謂“熱在三伏”,民間也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伏天如何調節(jié)飲食作息、科學養(yǎng)生?日前,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邀請專家介紹“時令節(jié)氣與健康”有關情況。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教授魯藝說,夏天容易有精神疲憊、口渴多汗、胸悶氣短等癥狀,這與暑邪的特點有關。暑邪第一個特點是熱邪,容易耗氣傷津,造成疲憊。第二個特點是濕邪,容易困脾,造成脾胃運化方面的問題。同時,容易困表,造成頭疼、頭重、身體酸重等癥狀。所以,在飲食上,主要針對熱邪和濕邪兩個特點來養(yǎng)生。對于暑熱之邪,可以增加一些性味偏寒涼的食物,如綠豆、絲瓜、黃瓜、冬瓜等,性味甘淡,清熱化濕。針對濕邪的特點,可以選擇一些健脾燥濕或者健脾化濕的食物,如蓮子、山藥、薏仁、陳皮等。針對濕邪困表,可以選擇蘇葉、藿香、砂仁等食物,燥濕解表,醒脾開胃。夏季高溫,人體陽氣更多浮于表,內里陽氣往往偏虛,因此要特別注意養(yǎng)陽,不能貪食寒涼的食物,以免造成寒濕困脾。

高溫天氣,如何保持情緒穩(wěn)定?魯藝說,夏季要特別注意保持情緒愉悅、平和,精神要飽滿、向上,這樣才能使氣機更加宣暢。靜以養(yǎng)心,盡量減少過度消耗體力,避免進行劇烈活動,因為大汗傷陽,容易造成心悸、心慌、胸悶等現(xiàn)象。早晨或者傍晚,可以選擇一些體力消耗不大的行動,如散步、打八段錦等。小睡安神,在夏季的中午進行短時間的午睡,有助于收斂心神。如果沒有條件午睡,可以靜坐或者閉目養(yǎng)神。穴位揉按,可以揉按兩個穴位,一個是勞宮穴,一個是內關穴。這兩個穴位有清心安神、養(yǎng)心安神的作用。食養(yǎng)調攝,泡飲藥茶或者食用藥膳??梢赃x用一些藥食同源、具有疏肝解郁功效的茶飲,如用茉莉花、薄荷泡茶喝。如果心火亢盛,伴有口舌生瘡、口干舌燥等現(xiàn)象,可以泡一些清心火的藥茶,如竹葉、蓮子心等。如果身體疲憊、睡眠不好,可用小麥、龍眼肉煮粥,有益氣健脾之功效。

小暑期間如何預防中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潘力軍說,氣溫升高,濕度變大,在戶外容易出現(xiàn)中暑,在室內容易患空調病。中暑的癥狀主要有頭暈、眼花、頭痛、惡心、胸悶、煩躁等。容易中暑的高風險人群有兒童、孕婦、老年人、慢性基礎性疾病的患者、戶外工作人員,特別是高溫環(huán)境下人員。因此,盡量選擇清晨或傍晚天氣比較涼爽的時候外出。白天外出時,采取防曬、降溫措施,比如戴遮陽帽、噴霧降溫等。如果運動量較大時,少量多次喝淡鹽水或運動飲料,補充體內流失的電解質。如果出現(xiàn)頭暈、乏力、口渴等中暑癥狀,應及時到陰涼處休息,補水降溫。如癥狀無緩解或加重,應立即就醫(yī)。

空調病是指人們在封閉的空調環(huán)境下,因空氣不流通、溫度較低,出現(xiàn)鼻塞、頭昏、打噴嚏、乏力、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多見于老人、兒童及婦女。預防這類疾病,一是做好空調清潔;二是設定好空調的溫度,不宜低于26攝氏度,而且每隔2到3小時,開窗通風20到30分鐘;三是從戶外剛回到空調房間的時候,要防止室內外溫差過大,因為溫度驟變易引起空調病的癥狀。

北京兒童醫(yī)院主任醫(yī)師王荃說,夏天日光暴露的機會明顯增多,適當防曬非常重要。如果在室內沒有紫外光源的情況下,是無需防曬的。但是,如果在室內可能被紫外線照射,比如靠窗、室內有紫外燈光源或者強熒光燈,在陰天或者樹蔭下的室外活動,可以選擇防曬。此時,防曬用品的防曬系數(shù)不需要過高。直接在陽光下活動,或者會被高強度的紫外線照射,如在雪山、海灘或者高原活動,需要使用防曬系數(shù)比較高的產品。當然,防曬產品的防曬指數(shù)適宜即可,如果過高會增加皮膚的負擔。另外,即使涂抹了防曬產品,也不宜在強烈的陽光下過長時間活動。

王荃介紹,夏季是兒童腹瀉的高發(fā)季節(jié),在孩子的生活護理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幾點:注意食品衛(wèi)生安全,保持食材新鮮,食物存放和加工時應該生熟分開,尤其是動物食品要蒸熟煮透,蔬菜水果要洗凈削皮,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和不潔凈的食物。飲食節(jié)制,不要暴飲暴食,不要貪涼,少吃生冷的食物和刺激性的食物。注意個人衛(wèi)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飯前便后要洗手,做好餐具消毒,剩菜和隔夜的食物要徹底加熱之后才能食用。盡量實行分餐制,減少消化道傳染病發(fā)生的風險。注意室內通風,空調溫度不要過低,也不要讓風扇直吹,以免受涼。暑假期間,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制度,合理飲食,堅持鍛煉身體,適量戶外運動,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 來源:人民日報 )

]]>
http://mucunshu.com/26182.html/feed 0
夏季養(yǎng)生處理好5個關系 http://mucunshu.com/17036.html http://mucunshu.com/17036.html#respond Fri, 14 Jul 2017 03:42:36 +0000 http://mucunshu.com/?p=17036 夏季萬物生長,是一年中最有生氣的季節(jié),人體代謝最旺盛。同時,夏季驕陽似火,熱氣熏人,也是讓人不舒服的季節(jié)??茖W地養(yǎng)生在夏天更加重要。

很多人關心如何安度夏天。下面新漁生物小編就給大家談談“夏季養(yǎng)生的五個關系”,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飲食,苦與酸相搭配。中醫(yī)認為,夏季火熱,苦有降火的作用,因此苦味食物適合這個季節(jié)??嘁c酸相搭配,酸有生津液的作用,夏天大量出汗,津液丟失較多,苦與酸相搭配,降火與生津相輔相成。

苦味食物的代表是苦瓜,苦瓜被譽為“君子菜”,和雞鴨魚肉一起做菜,不會讓其他食材沾上苦味,讓吃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選擇??喙闲院芮鍩?、消暑、解毒?,F(xiàn)代研究表明,苦瓜有降糖、抗腫瘤的效果。

酸味食物的代表是酸梅,中醫(yī)入藥叫“烏梅”。酸梅有生津止渴、斂肺止咳、澀腸止瀉的功效。這里教大家一個自制酸梅湯的方法:山楂75克,烏梅50克,甘草5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放涼即可食用。夏季對于甘(甜)、咸、辛也都是需要的,例如養(yǎng)脾胃離不開甘淡之味。養(yǎng)生不能走極端,不要片面理解。

控溫,高與低有尺度。中醫(yī)強調“春夏養(yǎng)陽”。如果沒能利用夏天把陽氣保護好,不僅這個季節(jié)過不好,還會把疾病帶到秋冬去。中醫(yī)講“以溫為養(yǎng)”,既不提倡大熱,也不提倡大寒。古代是怎么對付夏天的呢?無非是:吹著自然風,搖著小蒲扇,沖把曬水澡,喝碗綠豆湯。

現(xiàn)代人過分依賴先進的消暑工具,損傷身體的陽氣,導致很多現(xiàn)代病高發(fā)。冷飲雖有降溫作用,但它帶給人的涼爽是暫時的,過多食用會導致身體水液代謝失調,越喝越渴,影響消化。夏天用空調,別貪涼,要蓋住肚臍、膝蓋等部位,以免受寒。有些女性出現(xiàn)痛經、月經不調甚至不孕,很多是跟肚臍沒保護好有關。

夏天受了寒,可以用生姜和大蔥根熬水一碗,趁熱喝下,就能緩解;惡心嘔吐,可以嚼幾片生姜,頓時奏效;胃痛或痛經,姜湯加紅糖,效果明顯。

運動,快與慢要適當。夏天運動原則是:速度宜慢不宜快,幅度宜緩不宜猛,強度宜小不宜大,時間宜短不宜長。出汗過多,耗津傷血,損傷陽氣,導致氣血兩傷,出現(xiàn)心慌、氣短、失眠、神疲、煩渴等癥狀。既不能不出汗,也不是出汗越多越好。

情緒,靜與躁善調節(jié)。體動是運動,心動也是運動。愛動的道士和愛靜的和尚都能長壽,可見動、靜養(yǎng)生法都有效果。動好理解,“靜”的關鍵在于如何能靜下心來。靜,可以是佛教那種“忘我”的靜,也可以是想象意境中的靜,例如想象大海、藍天、清風,也會產生心曠神怡的感覺。想象得體,能產生和動一樣的作用。

夏季睡眠很重要,晚上的長睡眠加上中午的短睡眠,應有8小時左右。睡不夠不行,睡多了也會損傷健康。對于神經衰弱、心煩易驚、失眠多夢、陰虛盜汗的人,可以試試麥冬酸棗茶。麥冬、酸棗仁各10克,開水浸泡半小時后服用,每日一劑。

環(huán)境,熱與濕共防護。七八月份,雨水多,濕熱交匯,造成濕熱蘊蒸的狀態(tài),讓人出氣都不爽,還會生疾病。中醫(yī)認為,脾主濕。脾胃正常,水氣得以合理運化。如果脾虛,水氣不能成為有用之物,會積蘊致病。所以,健脾為祛濕之本。健脾利濕的食物很多,如薏仁、芡實、蓮子肉、白扁豆、山藥等,都可以在市場上買到。

這里介紹個“三豆湯”,大家可以在夏天熱盛濕盛時食用。白扁豆、綠豆、紅豆各30克,小米50克,煮爛食用,每日一次。這款藥膳粥清熱利濕,兼顧健脾,效果不錯。

]]>
http://mucunshu.com/17036.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