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成人,麻豆网站少妇AAA片 http://mucunshu.com shineu新漁生物 Mon, 15 Jul 2024 01:44:3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8.10 http://mucunshu.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cropped-111216-32x32.png 氣血 – 四川新漁現(xiàn)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http://mucunshu.com 32 32 氣血不足百病生 中醫(yī)教你調理好氣血! http://mucunshu.com/26200.html http://mucunshu.com/26200.html#respond Mon, 15 Jul 2024 01:44:34 +0000 http://mucunshu.com/?p=26200 氣血不足百病生,這是中醫(yī)理論中一個深刻而廣泛的觀念。氣血,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貫穿于全身,滋養(yǎng)著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氣血不足,即中醫(yī)學中所說的氣虛和血虛,會直接影響到人體的生理功能,導致各種疾病的發(fā)生。因此,調理好氣血,對于維護人體健康至關重要。以下,我們將從中醫(yī)的角度,深入探討氣血不足的原因、表現(xiàn)及調理方法,旨在為讀者提供一份全面而實用的氣血調理指南。

一、氣血不足的原因

  1. 先天不足:個體在出生時就存在氣血虧虛的情況,這可能與父母的體質、孕期營養(yǎng)狀況等因素有關。
  2. 飲食不當:長期偏食、節(jié)食、暴飲暴食或過度食用寒涼、辛辣、油膩之物,均會損傷脾胃,影響氣血的生成和運化。
  3. 情志失調:長期的精神壓力、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會耗損氣血,導致氣血不足。
  4. 勞倦過度:過度的體力勞動、腦力勞動或房勞過度,都會消耗大量的氣血,使身體處于氣血虧虛的狀態(tài)。
  5. 疾病因素:慢性疾病、失血性疾病、外傷等,都會直接導致氣血的流失或生成不足。

二、氣血不足的表現(xiàn)

  1. 面色蒼白或萎黃:氣血不足導致面部缺乏血色,顯得蒼白或萎黃無光澤。
  2. 頭暈目眩:氣血不足,腦部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容易出現(xiàn)頭暈、目眩的癥狀。
  3. 心悸氣短:心臟得不到足夠的氣血滋養(yǎng),會出現(xiàn)心悸、心慌的癥狀;同時,由于氣虛,呼吸功能減弱,容易出現(xiàn)氣短、懶言的情況。
  4. 四肢乏力:氣血不足,肌肉得不到足夠的營養(yǎng)和能量,會出現(xiàn)四肢無力、酸軟的癥狀。
  5. 月經異常(女性):氣血不足會影響女性的生理功能,導致月經量減少、推遲甚至閉經等異常情況。
  6. 失眠多夢:氣血不足,心神失養(yǎng),容易出現(xiàn)入睡困難、多夢易醒等睡眠障礙。

三、中醫(yī)調理氣血的方法

1. 飲食調養(yǎng)

  • 多吃補氣血的食物:如紅棗、桂圓、枸杞、當歸、黃芪等,這些食物具有補氣養(yǎng)血的功效,適量食用有助于改善氣血不足的狀況。
  • 均衡膳食:保證飲食的多樣性和均衡性,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為氣血的生成提供充足的原料。
  • 避免寒涼食物:減少寒涼食物的攝入,以免損傷脾胃,影響氣血的生成和運化。

2. 情志調養(yǎng)

  • 保持心情愉悅: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有助于氣血的順暢流通,避免情志失調對氣血的耗損。
  • 學會減壓:通過冥想、瑜伽、散步等方式,學會放松身心,減輕精神壓力。

3. 運動鍛煉

  • 適量運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以微微出汗為度,避免過度勞累。運動可以促進氣血的循環(huán)和代謝,有助于改善氣血不足的狀況。
  • 避免久坐久臥: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應適時活動身體,促進氣血流通。

4. 中藥調理

  • 辨證施治:根據(jù)個人的體質和病情,由中醫(yī)師開具個性化的中藥方劑進行調理。常用的補氣血中藥有當歸、黃芪、黨參、白術等。
  • 中成藥:市面上也有許多補氣血的中成藥可供選擇,如八珍顆粒、益氣養(yǎng)血口服液等,但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5. 針灸推拿

  • 針灸:通過針刺特定的穴位,可以激發(fā)經絡氣血的運行,達到補氣養(yǎng)血的目的。常用的補氣血穴位有足三里、氣海、關元等。
  • 推拿:通過按摩、揉捏等手法作用于身體的特定部位和穴位,可以促進氣血的循環(huán)和代謝,有助于改善氣血不足的狀況。

四、結語

氣血不足是中醫(yī)理論中一個重要的病理概念,它直接關系到人體的健康和生命活動。通過合理的飲食調養(yǎng)、情志調養(yǎng)、運動鍛煉以及必要的中藥調理和針灸推拿等方法,我們可以有效地改善氣血不足的狀況,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并調理氣血不足的問題,以維護自己的健康與長壽。同時,也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tài),以預防氣血不足等亞健康狀態(tài)的出現(xiàn)。

]]>
http://mucunshu.com/26200.html/feed 0
調順氣血,全年強壯 http://mucunshu.com/25684.html http://mucunshu.com/25684.html#respond Fri, 19 Jan 2024 03:22:58 +0000 http://mucunshu.com/?p=25684 《黃帝內經》中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意思是說,氣血是生命的根本,其他東西都是圍繞著氣血運行的。中醫(yī)認為,一個人健康的標準就是氣血充足,氣血足,則色斑去、皮膚嫩、疾病消、衰老慢。因此,中醫(yī)養(yǎng)生尤其注重調理氣血。值此2024開年之際,特邀三位權威專家,教您如何調順氣血,給身體打好全年的健康基礎。

氣血是最根本的動力

在中醫(yī)看來,氣血是什么,在身體中發(fā)揮什么作用?

尤昭玲:如果把人體比作一臺運轉的機器,氣血就是最根本的動力?!皻狻笔侵甘谷梭w發(fā)揮作用的動力,來源很多,有來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氣、來自飲食的水谷之精氣,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氣(氧氣),它們通過肺、脾、胃、腎等臟腑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而生成。所謂“血”,一是指流動在脈管中的“血液”,具有營養(yǎng)和滋潤全身的生理功能;二是指與“氣”同在的運行載體。中醫(yī)理論中,氣與血相互依賴,相互滲透,氣能生血,血能載氣。人體氣血充足,生命力就會旺盛。女子以血為本,一生中耗血失血比男性要更多,對于女性而言,氣血更為重要。

劉鳳斌:氣與血是人體內的兩大基本物質,氣血其實是一種“功能態(tài)”,在身體中履行其免疫、固攝、推動、溫煦等功能。

徐京育:雖然氣血總是聯(lián)系起來說,但二者實際是分開的。氣是虛的,血是實的。氣存于臟腑之間,充塞身體各處,無形卻又無處不在;血是可見的,經由血管通達身體各處。氣血不足,人的內里就會空虛,也就容易得病。氣為陽、血為陰,對應男女。女性癥狀往往以缺血為主,如臉色發(fā)黃、沒有氣色、貧血等;男性癥狀往往以缺氣為主,比如腎氣虛,表現(xiàn)為頭發(fā)早白、腰酸背痛、牙齒松動等。由于氣和血是相互促進、相互關聯(lián)的,故氣虛之人多少兼有血虛問題,血虛之人一般也會氣虛。氣血兩虛就是中醫(yī)常說的一種病證,相對應也就有了“氣血雙補”的說法。所以,氣和血沒有哪個更重要之說,缺一不可。哪個缺乏,對身體來說都不是好事。

氣血不足時,我們的身體會發(fā)生哪些變化?

尤昭玲:氣血虧虛時,身體就可能會出現(xiàn)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氣血失和等證,表現(xiàn)出身心異常,比如心慌心悸、健忘失眠、頭暈耳鳴、面色萎黃、頭發(fā)干枯等。

劉鳳斌:一個人如果氣血充足時,則神清氣爽、思維敏捷、面色紅潤、皮膚光滑、毛發(fā)潤澤、關節(jié)靈活;反之,容易出現(xiàn)各種健康問題。比如,胃腸正常運轉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氣血不足,胃腸會缺血,從而削弱了胃腸功能。氣血不足,女性體內循環(huán)就不順暢,更易導致氣滯血瘀,影響月經,常見癥狀為月經推遲、月經量偏少,甚至出現(xiàn)月經稀發(fā)、閉經的情況。

幾個方法自測氣血狀態(tài)

如何判斷氣血是否充足,有沒有自測方法?

尤昭玲:對于女性氣血不足導致的卵巢早衰,有一個自測方法——照鏡子看眼睛。如果卵巢功能正常,內外眥(內外眼角)是紅潤光亮的,反之則呈青褐色,外側可見斑塊或斑點;卵巢功能正常,白眼珠是滋潤、明亮、無充血的,反之則黑眼珠與白眼珠黑白分明而無交融錯接,白眼珠均勻性充血,淚水汪汪;如果卵巢功能正常,瞳孔也是轉動靈活、光彩有神的,反之則無神、無光、憂郁。

劉鳳斌:氣血狀態(tài)可以從脾胃功能進行鑒別,中醫(yī)理論講,脾為人體“氣血生化之源”,我們飲食攝入的食物,需要通過脾胃吸收才能轉化為營養(yǎng)物質,如果脾胃運化能力差、吸收“受限”,相當于掐斷了氣血的來源,時間久了,身體的氣血就不足了。

徐京育:一個人氣血是否足,是可以通過皮膚、眼睛、頭發(fā)等三個方面觀察出來的。皮膚、頭發(fā)干枯無光澤,脫發(fā),眼睛開始變得暗淡無光,或者眼睛內部顯得渾濁,眼睛又經常干澀,即為氣血不足的典型表現(xiàn)。另外,從心腦血管的角度看,“心主血脈”,又主管人的精神活動,心的氣血不足則心神失養(yǎng),常表現(xiàn)為心慌氣短、健忘;大腦的功能需依賴氣血的充養(yǎng),且精血、精氣之間可以互生互化。如果氣血不足,可表現(xiàn)出頭暈、耳鳴等癥狀。

導致氣血不足的原因有哪些?現(xiàn)代人的哪些行為或習慣正在不知不覺耗損著氣血?

尤昭玲:日常生活中,三個“壞習慣”最容易損耗氣血:一是三餐飲食不規(guī)律,比如經常不吃早餐或吃夜宵;常吃外賣,暴飲暴食,用零食點心代替正餐。二是久坐不動,缺乏體育鍛煉。三是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中醫(yī)認為“久視傷血”,會出現(xiàn)肝血虛的情況,表現(xiàn)為眼睛干澀、視力模糊等。

劉鳳斌:中醫(yī)理論認為,“過勞耗氣”,意思是說,過度勞累會消耗氣血,典型表現(xiàn)是免疫力差、容易感冒、少氣懶言、疲倦乏力等。因此,無論生活或工作學習再忙,都要把握好一個健康尺度——勞逸結合,否則氣血這根弦就容易斷。

徐京育:氣血的損耗其實是在不經意中發(fā)生的,比如經常久坐,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令氣血凝滯;飲食不健康,愛吃燒烤、火鍋等油膩的食物,當體內脂肪堆積到一定程度時,就可能會引起氣血不足。另外,過度節(jié)食減肥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很容易導致體內氣血流失。還有就是經常熬夜,這種行為就是在“挖空”身體的氣血庫。

調補氣血,名家出招

“藥食同源”理論自古有之,中醫(yī)認為很多食物都有補養(yǎng)氣血的效果,請問日常食用能起到多大作用?

尤昭玲:“藥食同源”的理論源于古代醫(yī)家對自然界的觀察和體驗。他們發(fā)現(xiàn),自然界中的食物和藥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味和功效,可對人體產生不同影響。因此,中醫(yī)注重食物的性味和功效,強調飲食調養(yǎng)以防治疾病。補養(yǎng)氣血,臨床最常用的藥食同源之品有紅棗、枸杞、山楂等。此外,中醫(yī)還注重食物的搭配和食用方法,烹飪方式會影響功效和口感。無論吃什么食物,最好以清淡、易消化,避免過度油膩和辛辣為度。

劉鳳斌:食療補養(yǎng)氣血只能作為一種輔助調理方式,當氣血不足到了一定程度,必須規(guī)范服藥治療。氣和血不分家,臨床發(fā)現(xiàn),氣血虧虛的人,不會單單表現(xiàn)為氣虛或血虛,通常是氣血皆虛,甚至伴有兼證,比如陽虛、陰虛等,情況較為復雜。因此,純粹靠“補養(yǎng)”有時候可能難以達到滿意效果,有些人甚至會出現(xiàn)“虛不受補”的情況。調理氣血時,最好請正規(guī)醫(yī)院的專業(yè)中醫(yī)師辨證體質后再進行。

除了食療,補養(yǎng)氣血還有沒有一些其他中醫(yī)特色方法?

尤昭玲:推薦三個方法:1.站樁。站樁能疏通經絡、暢通氣血、溫養(yǎng)肌肉、鍛煉精神,站樁需記住三個關鍵要素,即下盤要穩(wěn)、中盤要充、上盤要松。2.揉按提拿氣海穴、血海穴。雙手搓熱,手心放于氣海(肚臍下兩橫指處)之上,輕輕揉,逆時針順時針各36圈;也可以提拿血海穴。手掌自然張開,五指朝下,用掌心蓋住膝蓋骨(右掌按右膝,左掌按左膝),大拇指端下面便是血海穴。用拇指端對此處進行揉法操作,或用拇指和食、中二指對稱提拿血海穴10~30次。堅持用這個方法鍛煉,能緩解疲乏無力、沒精神、犯困等氣血不足癥狀。3.健步走。推薦每天健步走,這個運動方式簡單便捷,容易堅持?,F(xiàn)代人久坐問題比較突出,會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不利影響,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肌肉松弛無力,引起消化不良、便秘、心腦血管疾病等,快走可改善甚至消除此類健康隱患。

劉鳳斌:我認為保持好心情很關鍵。情緒是胃腸最好的晴雨表,心情不好會引發(fā)胃腸功能失調,久而久之身體生化乏源,就會導致氣血不足。另外,平時要少吃寒涼食物,養(yǎng)好脾胃;多曬太陽,強壯陽氣,陽氣足了氣血狀態(tài)就會得到改善。

徐京育:其實,隨著年齡增長,氣血難免會逐漸流失,這是人體衰老的規(guī)律。補養(yǎng)氣血,實際上是最大限度地放緩氣血流失速度,需要謹記一點,氣血不堵就是補。“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只有在不斷運動中,才能讓經絡處于疏通狀態(tài),令體內的血管保持彈性,讓氣血運行更加通暢。每天必須給自己留下足夠的運動時間,半小時左右,每周堅持四五次。另外,泡腳是調整氣虛血虛和體寒等問題的最好方法,長期堅持泡腳有助于補氣血。一般情況下,泡腳泡到全身發(fā)熱、微微出汗即可。有的人泡腳后上半身發(fā)熱出汗、下半身不出汗,這是氣虛的表現(xiàn)。對于血虛的人來說,堅持泡腳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

]]>
http://mucunshu.com/25684.html/feed 0
氣血足不足看6處 4招幫你把氣血補回來 http://mucunshu.com/23808.html http://mucunshu.com/23808.html#respond Fri, 18 Feb 2022 01:37:35 +0000 http://mucunshu.com/?p=23808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為我們最關注的話題。什么才是健康的食品?生活中如何預防身體的疾???這都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下面為您盤點最養(yǎng)生的生活方式,帶您走進健康園地。

什么是氣血不足?

氣血不足,即中醫(yī)所說的氣虛和血虛。氣、血來源有二:一是先天之精氣,即父母的先天之精;二是后天之精氣,即脾胃運化的水谷與自然之精。氣推動血液運行,血作為氣的載體,氣血相互滋生,氣虛則血少、血少則氣虛。所以,當人體氣血不足時,容易出現(xiàn)精神恍惚、心悸不安、關節(jié)疼痛、消瘦或肥胖等問題。

氣血不足有6個表現(xiàn)

從外表來看,以下幾個表現(xiàn)可以幫你判斷是否氣血不足。

看皮膚。氣血對皮膚的充養(yǎng)作用在《素問 邪氣臟腑病形篇》中有精辟的闡述:“十二經絡,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注顏面而走空竅?!币簿褪钦f,經絡把氣血精微物質輸送到皮膚,皮膚得養(yǎng)則紅潤;氣血運行正常,濡養(yǎng)皮膚,則感覺靈敏。如氣血生成不足或運行障礙,則表現(xiàn)為皮膚黯淡無光或萎黃、肌膚干燥、感覺異常。

看眼睛。主要看眼睛的色澤和清澈度。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說明氣血充足;眼白的顏色混濁、發(fā)黃,表明肝臟氣血不足;眼袋很大說明脾虛運化不足;眼睛干澀、眼皮沉重,也代表局部氣血不足;兩目呆滯,晦暗無光,是氣血衰竭的表現(xiàn)。

看頭發(fā)?!饵S帝內經》中這樣記載頭發(fā)的生長過程:人在七八歲時因腎氣盛而“發(fā)長”,到三十歲左右因腎氣實而“發(fā)長極”,四十歲左右因氣血漸虛而“發(fā)始墮”,五十歲以后因腎氣衰而“發(fā)始白”。這說明頭發(fā)的生長源于氣血的滋養(yǎng),氣血旺盛則頭發(fā)生長正常,氣血不足則不能上達頭部而致發(fā)白易落。

看手部。氣血充足,手總是溫暖的,而手心煩熱、出汗或手冰冷,則是氣血不足。氣血不足時,手指指腹會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古語云:“爪為筋之華,血之余”,如果指甲灰白無光澤,可能提示身體氣血不足或患有某種疾病。

看睡眠。明代醫(yī)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說,無邪而不寐者,必營血之不足也。血虛則不能養(yǎng)心,心虛則神不守舍。不少人的失眠是因氣血不足所致,常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易驚易醒、夜尿多、打呼嚕等。而太愛睡覺,也往往是氣血虛的表現(xiàn)。

看牙齦。牙齒與腎的關系最為密切,因此,如果一個人牙齒發(fā)育不好,通常腎也不好。若成人牙齒稀疏、齒根外露或伴有牙齦淡白出血、齒黃枯落、齦肉萎縮等問題,多為腎氣虧乏,腎為先天之本,腎氣不足多與氣血不足相關聯(lián)。

“小白臉”當心氣血兩虧

暗白憋氣:心氣虛??有種白是心氣虛造成的,這樣的白,白而暗,帶點瘀滯不通的感覺。心氣虛白的人往往表現(xiàn)有心慌、氣短、乏力,自汗,胸悶不舒或痛,體倦乏力,甚則手足冷、畏寒而面色白。對照自己,如果真是常受上述癥狀困擾,平??捎萌藚?、黃芪等泡水飲。

另外,百合、桂圓、蓮子等常用于食療的食材也可以用于心氣虛的滋補??捎冒俸?0克、桂圓肉10克,加少量紅糖燉后,少量頻服;還可百合20克、蓮子肉20克和粳米200克左右熬粥,早晚服用;也可桂圓肉20克、大棗6個,加入糯米200克,煮粥食用。

燥白心慌:心血虛??心血虛的白,白而干燥,這種人的表現(xiàn)有心悸,心煩,易驚,失眠,健忘,眩暈,面色蒼白,唇舌色淡。

對于心血虛的飲食調理,紅棗是首選??捎眉t棗10個、黑木耳30克、冰糖適量,小火燉爛,飲湯、服藥均可,每日也可作茶飲;還可以取3~4斤母雞一只,剖洗干凈后,和大棗10個,煎成雞湯服用;另外,用豬肝和山藥熘肝尖也對補心血有好處。

淡白眼花:肝血虛? 肝血虛多見于女性月經過多或者有失血過多,或久病耗傷陰血,或生血不足等導致血虛的病因,有視物模糊、眼花,眼睛干澀,眼淚減少,而且一到了傍晚往往看不清東西,視力下降;或肢體麻木,面、舌等顏色淡白,這些均是肝血虛失滋養(yǎng)的表現(xiàn)。血虛越重,白得越重。肝血虛的飲食調理其實也是重在一個補血,因此方法跟心血虛是一樣的。

4招幫你把氣血補回來

1、中藥調理:常用的補血中藥有當歸、川芎、紅花、熟地、桃仁、黨參、黃芪、何首烏、枸杞子、山藥、阿膠、丹參、玫瑰花等,可以在醫(yī)師指導下選方煎服。

2、飲食注意:平時應該多吃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微量元素(鐵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的營養(yǎng)食物,如紅棗、蓮子、山藥、核桃、山楂、豬肝、雞蛋、菠菜、胡蘿卜、黑木耳、黑芝麻、蝦仁、紅糖等。

紅棗木耳湯

功效:此湯有補血養(yǎng)血之效,主治血虛型貧血,面色蒼白或微黃,口唇、指甲淡白,體虛無力,心悸失眠,頭暈目眩。

材料:紅棗30枚,黑木耳25克。

做法:將黑木耳撕成小朵狀,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燉煮30分鐘,待黑木耳熟爛時,放入紅棗和紅糖,煨煮至沸,紅糖完全溶化即成。

山藥薏米芡實粥

功效:山藥薏米芡實粥有補氣之效,同時,芡實可收斂、固腎,山藥可調理脾胃。

材料:干懷山藥500克、芡實150克、薏苡仁750克。

做法:把懷山藥、薏苡仁、芡實打成粉末,每天取一或兩調羹,放入小米或大米中熬粥,每天喝一次,堅持一個月左右,體質會有明顯改善。

3、經絡療法:經常做頭部、面部、腳部保健按摩可以消散瘀血,可以堅持按揉關元、血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

按揉血海穴

血海穴是負責血量的大總管,可解決月經過量或過少問題。 血海穴在大腿的內側,髕骨內側端上2寸。用拳頭或橡皮小錘敲就可以,月經過多就敲左側血海穴,月經過少則敲右側血海穴。每次敲的時間不限,但每天敲的時間加起來不得少于1小時,最好是兩小時以上,最少持續(xù)一個月。

按揉關元穴

關元穴在腹部,是任脈的要穴。古人認為關元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處,常按揉能夠補養(yǎng)元氣、腎氣。有空時多揉揉,大約3分鐘即可。 關元穴在肚臍下三寸,若找不到位置,大家四指并攏,并以中指的中間關節(jié)為準的寬度就是3寸,以它為準,肚臍下面四指的地方就是關元穴。

4、運動養(yǎng)生:平時可練習瑜伽、太極拳、保健氣功等舒緩的運動。另外“久視傷血”,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人,應該特別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yǎng),防止過度用眼而耗傷氣血。(人民健康網綜合自生命時報、健康時報)

]]>
http://mucunshu.com/23808.html/feed 0
氣血不足五臟虧損 藥食調理補氣養(yǎng)血 http://mucunshu.com/20757.html http://mucunshu.com/20757.html#respond Wed, 11 Sep 2019 04:17:51 +0000 http://mucunshu.com/?p=20757 氣血不足也就是中醫(yī)常說的氣虛和血虛,??赏ㄟ^身體的一些癥狀表現(xiàn)出來。中醫(yī)認為,氣血不足會使抗病能力下降,時間長了會影響人體健康狀況。今天與你聊聊補氣養(yǎng)血的話題。

氣血不足五臟損

危害心臟:氣血不足,常會導致心慌、氣短、胸悶等癥狀,如經常出現(xiàn),說明心臟供血不足,應及早就醫(yī),以免延誤病情。

危害大腦:氣血不足會傷及大腦,頭暈或記憶力下降,是大腦出現(xiàn)血液不足的最初表現(xiàn)。

危害肝臟:脂肪肝和高血脂是肝臟長期缺血造成的。要想肝臟不出問題,首先要保證供血充足。

危害腎臟:腎臟是身體的排毒器官,腎臟血液不足,就沒有足夠的動力排出所有的毒素,可能會出現(xiàn)尿酸偏高等癥狀。

危害胰腺:氣血不足,不能產出充足的胰島素,糖就不會被正常代謝而留在身體里,導致血糖升高。

危害腸胃:腸胃的正常運轉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氣血不足,腸胃會缺血,從而削弱腸胃功能,導致腸胃功能變差,引發(fā)慢性胃炎等。

乳腺疾?。簹庋蛔愠饸鉁?、肝氣郁結,從而導致乳腺疾病,最常見的就是乳腺增生。

月經紊亂:氣血不足,女性體內循環(huán)就不會順暢,更易導致氣滯血瘀,影響月經,常見癥狀為月經推遲、月經量偏少,甚至出現(xiàn)月經稀發(fā)、閉經的情況。

自測氣血看這里

石家莊市中醫(yī)院治未病中心張姝媛表示,當人體氣血虧虛時,身體會亮起“信號燈”。

眼睛:俗話說“人老珠黃”,看眼睛的色澤和清澈度,眼白顏色變渾濁、發(fā)黃、有血絲,表明氣血不足。眼睛干澀昏花、視物功能下降,多與肝的氣血不足有關。眼袋很大、眼睛干澀、眼皮沉重,也代表氣血不足。

皮膚:皮膚白里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代表氣血充足。皮膚粗糙,沒光澤,發(fā)暗、發(fā)黃、發(fā)白、發(fā)青、發(fā)紅、長斑,表明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則氣血不足,面色萎黃無光澤,易感到渾身倦怠乏力,少氣懶言。

頭發(fā):頭發(fā)的生長速度跟肝血相關,如果肝血不足,頭發(fā)長得慢、頭發(fā)干枯掉發(fā),頭發(fā)發(fā)黃、發(fā)白、開叉,表明氣血不足,肝血腎氣衰落。頭發(fā)烏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

牙齦:牙齦與胃腸相關,如果發(fā)現(xiàn)牙齒縫隙變大、越來越容易塞牙,就要注意了,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身體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指甲:手指上沒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指甲上出現(xiàn)縱紋,說明體內寒氣重、氣血兩虧,出現(xiàn)透支,是肌體衰老的象征。肝的氣血不足,還會表現(xiàn)為爪甲脆薄、顏色淺淡、變形脆裂等。

手指:手指指腹飽滿,肉多有彈性,說明氣血充足;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的,則代表氣血不足。

食指有青筋:如果成人的食指上能看到青筋,說明兒時消化功能不好,且延續(xù)到了成年后,這類人體質弱,氣血兩虧;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橫紋的地方紋路多、深,代表小時候營養(yǎng)差、體質弱,氣血不足。成年后,女性更易患婦科疾病,男性易患前列腺肥大、痛風等癥。

睡眠: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勻,一覺睡到自然醒,說明氣血足;入睡困難,易驚易醒,失眠、驚悸、多夢,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嚕等,表明氣血虧虛。

運動:運動時出現(xiàn)胸悶、氣短、疲勞難以恢復的狀態(tài),則表明氣血不足。運動后精力充沛、渾身輕松的人氣血充足。

手腳的溫度:氣血充足的人手腳是溫暖的,如果手足冰冷,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是氣血不足的表現(xiàn)。

健忘心悸。心主血脈,又主管人的精神活動,心的氣血不足則心神失養(yǎng),所以常表現(xiàn)為心慌氣短、健忘。

手足麻木。肝藏血,可以滋養(yǎng)人體的筋膜,使之活動自如。如果肝的氣血不足,則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甚至痙攣。

月經量少。女子的月經與氣血的關系尤為密切,如果氣血不足,常會出現(xiàn)月經量減少,甚至月經停閉。

頭暈耳鳴。大腦的功能需依賴氣血的充養(yǎng),且精血、精氣之間可以互生互化。若氣血不足,不能上充頭目,或致腎精虧虛,可見頭暈耳鳴。

疲倦無力?!皻狻睘槿梭w臟腑的機能活動提供動力,氣的充足可以使人保持活力;“血”為肌肉筋脈提供營養(yǎng)的物質。脾虛則氣血生化不足,故疲倦無力。

耳朵有皺紋。耳朵如果呈淡淡的粉紅色、有光澤、無斑點、無皺紋、飽滿,代表氣血充足。而暗淡、無光澤代表氣血已經下降。如果耳朵萎縮、枯燥、有斑點、皺紋多,代表腎臟功能開始衰竭。

一老一小一女,最易出問題

兒童氣血不足若未及時糾正,生長發(fā)育就會遲緩甚至停滯,一旦錯過此階段將很難補回來。兒童氣血不足多表現(xiàn)為臉色發(fā)暗、發(fā)青或發(fā)白,頭發(fā)稀少、發(fā)黃,眼睛不明亮、目光散亂,手腳不溫,食欲變差,運動后也不想吃飯,精神不振,不愛說笑等,家長們可以照此多加觀察。

女性以肝血為本,所以氣血不足時常常出現(xiàn)雙目干澀,肢體肌肉麻木,月經量少,舌體瘦薄,或舌面有裂紋,苔少,脈細而無力等癥。婦女氣血不足會影響月經、白帶、懷孕和生產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甚至導致早衰,更年期提前到來。

老年人的體質處于下滑階段,氣血運行趨于緩慢,代謝能力下降,也容易形成氣血不足。人體的正氣不能運行周身、氣血的濡養(yǎng)功能不夠,會首先體現(xiàn)在四肢末梢部位,其次還會造成肩頸腰背等出現(xiàn)麻木、疼痛、活動不利等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偏癱。

中醫(yī)認為機體正氣的衰敗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虛、損、勞。氣血不足是處于“虛”的階段,氣血津液的虧虛可以看做是流動資產的減少。此時如果不積極調整,進入下一個階段就是“損”,導致五臟受損,這就相當于傷及了固定資產。如果在“損”的基礎上又出現(xiàn)了咳嗽,就叫做“勞”,那就很難再恢復健康了。

藥食并用補氣血

氣虛多用四君子湯,方劑組成為人參或黨參、白術、茯苓、甘草。

血虛用四物湯,方劑組成為地黃、當歸、白芍、川芎。

氣血雙虧的可以用以上兩個方劑組合而成的八珍湯。嚴重氣血不足的還可以在八珍湯基礎上再加黃芪和肉桂,就組成了十全大補湯。

食療建議氣虛者可以選擇黃芪、白扁豆、大棗、山藥、百合、蓮子、薏米等煮粥;

血虛者可以常食當歸生姜羊肉湯,做法是以羊肉一斤,當歸及生姜各三兩煮湯。

氣虛者宜吃營養(yǎng)豐富、容易消化的食品。例如牛肉、羊肉、枸杞、雞肉、豬肉、山藥、人參、黃芪、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忌吃破氣耗氣之物,忌吃生冷性涼、油膩厚味、辛辣食物,忌煙酒。血虛則適宜烏骨雞、黑芝麻、胡桃肉、龍眼肉、雞肉、豬血、豬肝、紅糖、赤豆等補益食物;忌食或少食海藻、草豆蔻、荷葉、白酒、薄荷、菊花、檳榔、生蘿卜、荸薺、大蒜等。

補氣養(yǎng)血按穴位

1.關元(位于臍下四橫指處)。關元穴是任脈之穴,也是小腸的募穴,是人體元陰和元陽的交匯處,即“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艾灸關元穴,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的作用,可提高脾胃生化氣血的功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強其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對月經不調、痛經、白帶異常等婦科疾病效果顯著。

2.氣海(位于臍下兩橫指處)。氣海穴是任脈之穴,是補氣要穴。前人有“氣海一穴暖全身”的說法,是說氣海穴具有溫陽益氣、化濕理氣的作用。經常艾灸或按摩氣海穴,能使百體皆溫、臟腑皆潤,促進腸胃蠕動、氣血順暢,強化肝臟及消化道功能。

3.血海(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此穴是人體脾血的歸聚之處,具有祛瘀血和生新血的功能,屬女子生血之海,能調血、理血、引血。血海擅調婦科血病,是治療婦科血證及同血分有關的皮膚病的要穴。

4.三陰交(位于足內踝尖直向上四橫指處)。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肝、脾、腎三條陰經交匯的穴位,脾統(tǒng)血、肝藏血、腎生血。因此,常對三陰交穴施灸有調和氣血、補腎養(yǎng)肝的功用,還可補血、活血、保持血壓穩(wěn)定。

5.隱白穴(足大趾末節(jié)內側,距趾甲角0.1寸)。隱白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太陰根于隱白,名曰陰中之陰”。隱白穴有統(tǒng)血、止血的作用。艾灸此穴可刺激脾經,促進氣血源源不斷的生化,是女性補血的大穴。

甘味食物最養(yǎng)血

1.紅棗。紅棗是女性補血、補氣的最佳食材,無論是生吃還是熬湯、煮粥都是很好的選擇。月經來臨之前的一個星期開始,每天吃幾顆紅棗,或者是燉湯來喝,能夠有效幫助女性補血。

2.豬肝。中醫(yī)認為,不同時間吃豬肝,效果不同。女性在月經之前吃豬肝具有補血作用;月經期間吃豬肝,能夠幫助有效下血,令身體中的經血完全排出。

3.當歸。當歸是常見的中藥材,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補血藥材。女人氣血不足,可以用當歸燉湯喝。當歸、豬腳一起燉湯,也可以搭配一些其他的中草藥,如黃芪、紅棗等,不僅能夠補血,還能夠補充身體所需要的膠原蛋白,令肌膚更加的飽滿有彈性。

4.紅豆。紅豆也是一個很好的補血食材,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煮紅豆粥,味道甘甜,符合女性的口味。

5.阿膠。阿膠是最能補血的食材之一,常見做法有阿膠燉烏雞,喝湯吃肉;阿膠和小米或大米一起煮粥等。

另外,氣血不足的女性,建議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多吃紅色、黑色食物,適量運動,才能讓氣血兩和,身體健康。

運動調養(yǎng)有裨益

運動是調養(yǎng)氣血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正常的作息及適度戶外運動有助于補養(yǎng)氣血,平時可練習八段錦、瑜伽、太極拳、保健氣功等舒緩運動。

]]>
http://mucunshu.com/20757.html/feed 0
女人變老四部曲: 黃、干、累、冷!如何緩解? http://mucunshu.com/19334.html http://mucunshu.com/19334.html#respond Thu, 09 Aug 2018 01:48:00 +0000 http://mucunshu.com/?p=19334 一般情況下,女人變老時,先后有四個指證出現(xiàn):黃、干、累、冷。如果四個都具備,不僅代表你已經步入衰老,還是氣血雙虛的體現(xiàn),一個氣血虛的人,怎么可能期待青春常駐?

黃:血供不足

黃是皮膚發(fā)黃,頭發(fā)枯黃,這已經是衰老的預兆了。因為頭發(fā)和皮膚,和身體的重要器官一樣,都是蛋白質組成的,同樣需要血供。一旦氣血虛弱,身體會“舍車保帥”地甩掉皮膚和頭發(fā),因為它們沒有心腦腎那么重要。所以,只要出現(xiàn)了皮膚萎黃沒光澤,頭發(fā)干枯甚至脫落,那就是身體內里已經血虛了。

干:缺乏“結合水”

干不僅包括皮膚發(fā)干,彈力不足,還包括身體的抽抽兒,身高變矮,甚至足跟疼,因為這些基于同一個基礎:身體缺乏了“結合水”。

我們喝進去的水,有一部分被蛋白質緊緊抓住,以此保證器官的豐潤充盈,這部分水就是“結合水”。年輕時皮膚吹彈可破,身材挺拔,都是“結合水”的功能,因為皮膚和椎間盤都是靠“結合水”維持著飽滿和立體的。隨著增齡,“結合水”逐漸減少,人就變得皮膚沒彈性,身高降低,甚至會有足跟痛出現(xiàn),因為足跟下的蛋白墊,也是靠“結合水”維持厚度的,“結合水”少了,蛋白墊變薄,踩地的時候就會疼。

累 :肌肉供血不足

站立或者運動要靠肌肉維持,肌肉供血不足或者供給肌肉的血,沒有背負足夠的氧,都會影響肌肉的功能,累就是因此出現(xiàn)的。現(xiàn)在人雖然營養(yǎng)很好,真貧血的很少,但卻普遍缺少用血的能力,給身體各部供的血,是低質量的,自然影響肌肉功能,所以人會累,這在中醫(yī)角度看就是氣血虛。

冷:能量不足

累繼續(xù)發(fā)展,就會出現(xiàn)冷,從功能不足變成能量產生不足了。我們的生命就是一根燃燒的蠟燭,火苗旺,人就不冷。蠟燭說的是人體的陰和血,火苗說的是人體的氣和陽,補氣補陽藥可以讓人不怕冷。但是,單純用補氣補陽藥來挑亮火苗,而不給蠟燭增量,這個人就會因為“原料”耗竭而早夭。

怎么解?甘味食物最養(yǎng)血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吳義春表示,中醫(yī)認為,氣血是從五谷演化而來,通過食療調養(yǎng)是最佳的選擇。

紅棗 紅棗是女性補血、補氣的最佳食材,無論是生吃還是熬湯、煮粥都是很好的選擇。月經來之前一個星期開始,每天吃幾顆紅棗,或燉湯,能有效幫助女性補血。

紅豆 紅豆也是很好的補血食材,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煮紅豆粥,味道甘甜,符合女性的口味。

阿膠 阿膠是最能補血的食材之一,常見做法有阿膠燉烏雞,喝湯吃肉;阿膠和小米或大米一起煮粥等。

豬肝 中醫(yī)認為,不同時間吃豬肝,效果不同。女性在月經之前吃豬肝具有補血作用;月經期間吃豬肝,能夠幫助有效下血,令身體中的經血完全排出。

當歸 當歸是常見的中藥材,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補血藥材。女人氣血不足,可以用當歸燉湯喝。當歸、豬腳一起燉湯,也可以搭配一些其他的中草藥,如黃芪、紅棗等,不僅能夠補血,還能夠補充身體所需要的膠原蛋白,令肌膚更加飽滿有彈性。另外,氣血不足的女性,建議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多吃紅色、黑色食物,適量運動,才能讓氣血兩和,身體健康。

]]>
http://mucunshu.com/19334.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