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14 科學分析病因 遠離“頭號殺手”
自1985年起,無論從發(fā)病率還是死亡率來看,肺癌均為我國及全球首位的癌癥,是名副其實的健康“頭號殺手”。
在我國腫瘤發(fā)病譜中,肺癌發(fā)病率在男性中占第一位,女性中占第二位。而在腫瘤死亡譜中,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肺癌死亡率均占第一位。目前我國每年約有70萬至80萬肺癌新發(fā)病例,且發(fā)病率每年增長26.9%,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預計到2025年,我國肺癌患者每年發(fā)病將達到100萬例,給人民身體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威脅。
預防肺癌,首先要找到其發(fā)病涉及的因素。為此,記者采訪了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胸外科主任李少民。
“大家都知道扁鵲三兄弟從醫(yī)的故事,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從醫(yī)術上來說,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即未病先治。任何疾病,針對病因的治療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李少民說。
肺癌是肺的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腫瘤又稱為新生物,也就是說肺癌是肺里面新長的具有惡性行為的一種腫瘤。
什么樣的人容易患肺癌?李少民解釋,肺癌發(fā)病涉及的因素很多,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內因有遺傳因素,也有心理因素;外因主要是生活習慣和環(huán)境因素。
其中,吸煙是誘發(fā)肺癌的罪魁禍首。煙草中有上百種有害物質,目前已知的與肺癌相關或者跟癌癥相關的物質共有69種,而且接觸煙草時間越長,接觸量越大,患病的概率就越高。統計表明,在10個死于肺癌的患者中,有9個是煙民。除了主動吸煙的人,受害更深的是那些經常被迫吸“二手煙”的人,他們發(fā)生肺癌的概率也相對較高。
據統計,吸煙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煙者高10倍至13倍。國內外的調查均證明,80%至90%的男性肺癌與吸煙有關,女性約占19.3%至40%。吸煙與肺癌發(fā)生也具有劑量效應關系,即吸煙量越多、吸煙年限越長、開始吸煙年齡越早,肺癌死亡率越高。20世紀末,西歐國家隨著女性吸煙者日益增多,女性肺癌的發(fā)病率也明顯升高。
美國癌癥死亡率在20世紀一直在增長,但在1991年后,開始逐漸下降。其中肺癌死亡率,1990年至2014年間男性下降43%,2002年至2014年間女性下降17%。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來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禁煙。
有人會問,為什么有人抽了一輩子煙也沒得肺癌,有人從來不吸煙怎么會得肺癌?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這種個體差異,醫(yī)學上認為這是人的遺傳易感性不同所致。統計表明,吸煙指數超過400年支(吸煙年數和平均每天吸煙支數的乘積)的“重度吸煙者”有更高的腫瘤風險。
也有人會問,現在戒煙還來得及嗎?任何時候任何人,只要下定決心戒煙,永遠都不會晚,并且無論年紀大小,越早戒越好。因為吸煙者在戒煙后身體會發(fā)生很多有益的變化,戒煙15年以上肺癌發(fā)生率大致降到和不吸煙者相同。
還有人會問,有的人戒煙后卻得了肺癌,是不是人體不適應戒煙引起的變化,反而引發(fā)了癌癥呢?答案是否定的。戒煙絕對有益無害,只會降低癌癥的發(fā)病率,絕不可能引發(fā)癌癥。戒煙后患癌,最可能的原因是,長期吸煙已形成了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癥,這些病變不可能由于戒煙而全部消失。
此外,環(huán)境因素如汽車尾氣、霧霾天、工業(yè)污染等,拉近了人們與肺癌間的距離,可以說肺癌是“人造災難”。肺是對放射線敏感的器官之一,電離輻射可引起人體細胞基因突變;職業(yè)危害中目前公認的致癌物有砷、石棉、鉻、鎳、煤焦、芥子氣、異丙油、礦物油、二氯甲醚、氯甲甲醚及煙草的加熱產物,它們都與肺癌的發(fā)生相關。既往臨床資料表明,肺結核疤痕處易發(fā)肺癌,而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纖維化等肺部疾病均為肺癌的高危因素。
“特別要強調的是,內因也很重要?!崩钌倜裾f,已經證明肺癌在幾個癌基因家族中均有異常。如果有遺傳史,就應改掉不良習慣,并且進行常規(guī)的健康體檢。此外,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熱愛和擁抱生活,認真做好每件事,不鉆牛角尖,也是預防肺癌的方法。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