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期盼已久的國慶長假到了,許多市民旅行攻略早已做好,吃喝玩、游購娛的模式蓄勢待發(fā)。不過健康專家提醒大家,長途旅行中吃喝玩樂也要勞逸結(jié)合,坐車時間久了記得下車走走,千萬不要在輕松的假日里被疾病困擾。 吃飯最好細嚼慢咽 長假期間美食肯定少不了,不過在與家人或朋友“胡吃海喝”的時候要悠著點,別讓雞骨頭、花生米、瓜子殼、辣椒皮等異物鉆了空子,給氣管“添堵”。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王西華主任醫(yī)師介紹說,吃飯時大笑、說話,容易被骨頭卡住氣管或食道,進食的時候還是要專心,要放慢速度細嚼慢咽,這樣既健康又能提防異物卡住食道或氣管。專家指出,任何試圖強行將異物吞咽或自行取出的方法,都有可能造成食道或氣管穿孔,甚至可能刺破主動脈,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因此,在進食時一旦誤吞了骨頭,應該立即停止進食,迅速前往離家最近的醫(yī)院就診。 飲食應以清淡為主 節(jié)日期間對于心臟病、高血壓患者,心血管內(nèi)科童嘉毅主任醫(yī)師提醒,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食物應以清淡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進食這些油膩的高脂、高熱量食物,更容易使血脂升高、血液變得黏稠,導致動脈供血相對減少,可導致心肌缺血,誘發(fā)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應該提前做好預防工作,比如可以適當服用一些三七片。 飲酒要適可而止 中大醫(yī)院消化科陳洪主任醫(yī)師介紹說,有肝膽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要忌酒,否則可能誘發(fā)急性膽囊炎或胰腺炎。節(jié)日期間要少飲酒,飲酒過多容易引發(fā)胃出血、急性胰腺炎等,甚至會導致重癥胰腺炎或者醉酒死亡,一旦出現(xiàn)不適要及時去醫(y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 嘔吐易致食管破裂 中大醫(yī)院胸心外科主任薛濤介紹說,許多人過節(jié)放假會飲酒無度,結(jié)果就是喝醉后嘔吐不止,殊不知食管的一端在胸腔,一端在腹腔,人在嘔吐時,腹腔壓力驟然增加,胃腔里的壓力也隨之增加,遠遠高出胸腔壓力,胸腔和腹腔之間形成壓差,從而導致食管破裂。自然嘔吐和人為嘔吐都可能造成食管破裂,有的人以為摳喉嘔吐就能醒酒,于是用手去刺激咽部,這種情況有時也會導致食管破裂。 久坐當心肺栓塞 “長時間坐著,身體不活動,血流變慢,特別是下肢的靜脈血液回流差,再加上喝水少,容易在深靜脈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后隨血液流動,進入肺部血管時就形成了肺栓塞?!敝写筢t(yī)院呼吸科楊遠副主任醫(yī)師告訴記者。 急性肺栓塞是一種嚴重的肺循環(huán)急癥,特別是急性大面積的肺栓塞十分兇險,如果搶救不及時致死率較高。長時間久坐不動比如坐火車、臥床坐月子、打麻將、打游戲等都是肺栓塞的危險因素,因為打麻將而發(fā)生肺栓塞的患者屢見不鮮,專家建議久坐的人每隔一兩個小時就站起來活動下四肢,間斷性地換個坐姿,特別是老年人、孕產(chǎn)婦要盡量避免長時間久坐不動。 穿高跟鞋很傷腰 假期,當然要穿的美美的,穿著高跟鞋開啟購物模式。然而,中大醫(yī)院脊柱外科主任吳小濤教授指出,穿高跟鞋在走路時,身體會前傾,背部弧度增加;無跟鞋、平底鞋、人字拖也一樣糟糕,這種完全無跟平底的鞋子沒有減震緩沖或足弓的支撐,會使你的步態(tài)非常不穩(wěn)定,體重無法均勻地分布在脊柱上,可能導致椎間盤受損,并使肌肉痙攣和疼痛遍及全身。當然,穿高跟鞋爬山,更是一種“自虐”的表現(xiàn)。 吳小濤教授建議,對于零鞋跟的平底鞋,在鞋內(nèi)側(cè)要有加厚鞋墊,中間凸起正好貼合腳中間的凹部。研究表明在需要長時間穿著行走或站立時,最好選擇有2 厘米跟的鞋子。登山時,建議選擇有軟墊的登山鞋。 旅途中腰椎易受傷 長距離的旅行,就要面臨長時間的坐著。吳小濤教授指出在交通工具持續(xù)地震動時脊柱會產(chǎn)生連續(xù)不斷的沖擊,從而加重腰疼。長時間處于這種環(huán)境中,脊柱受到?jīng)_擊。雖然乘坐飛機時震動會小一點,但是由于氣壓的變化,脊柱所受到的損傷可能會更大。 專家建議,在路途中,最好每隔1到2小時,離開座位活動一下,舒展一下身體。在不允許離開座位的情況下,也最好每隔一段時間做一些上身向前或者是手臂交叉抬起的動作。 出游別忘帶必備藥 中大醫(yī)院藥劑科陳國明副主任藥師提醒市民,出游一定別忘了帶必備藥,比如暈車藥、感冒藥、抗腸道感染藥等。大部分暈車藥都能維持較長時間,過量服藥會增加不良反應的機會,如眩暈停常見的不良反應是頭昏、頭痛、心悸、口干、胃腸道不適等,因此,過量吃暈車藥不但不能“治暈”,倒可能“致暈”。 對于一些長途旅行的人來說,可能會對異地氣候不適應,很容易患感冒。專家建議,大家出行前一定要備好感冒藥,中成藥、消炎藥以及西藥都要帶上。在感冒初期可以服用一些感冒沖劑,若到感冒中后期,建議用抗生素類,如果情況還是加重,感冒并伴有高燒,建議立即去當?shù)卮筢t(yī)院就診,不可久拖,避免出現(xiàn)感冒引發(fā)急性心肌炎。 旅游在外,如果吃東西不注意或是不適應當?shù)仫嬍沉晳T,容易引起腸胃不適或腹瀉。最常見的就是因在外地吃東西不潔,導致腹瀉或是急性腸胃炎,所以隨身備上抗腸道感染的藥物是必要的。...
睡到自然醒、出去旅游、約上一堆朋友好好地聚一聚……,人們翹首企盼的國慶八天長假就要到來,不少人早早地做好了假期規(guī)劃,假期生活安排得可謂是滿滿當當。吃喝玩樂成為了這一節(jié)假日的主題曲。 “我得給大家打打預防針,長假期間,不能忽視了對自身的健康管理?!毙聺O生物健康管理專家祝老師表示,很多人在假期時會選擇“放縱一把”,在飲食、喝酒、玩樂上沒有節(jié)制,殊不知這樣危害不小。據(jù)臨床統(tǒng)計資料表明,大的節(jié)假日后是高血壓病情惡化的高峰期,而這與節(jié)日期間的生活紊亂、飲食不當和情緒波動有密切的關(guān)系,要格外當心。 隱患1: 大肆吃喝腸胃遭殃 長假期間,朋友聚會不斷,時不時地就要出去“搓上一頓”,面對餐桌上格外豐盛的美食,很多人難敵誘惑,放開腸胃大吃。而在國人無酒不成席的觀念下,少不了要在餐桌上推杯換盞,興致一高,難免會多喝上幾杯。一頓飯下來,用酒足飯飽來形容可謂十分貼切。 “暴飲暴食很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潰瘍、膽囊炎和胰腺炎是節(jié)日期間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弊@蠋煴硎?,太油膩、太辛辣、太甜的食物不宜攝入太多,否則會增加腸胃負擔,引發(fā)各種胃腸疾病。據(jù)介紹,節(jié)日期間需注意葷素搭配,掌握好膳食平衡,所攝食的動物性食品不要超過植物性食品,以保證主副食比例適當是營養(yǎng)平衡的重要前提。如增加攝入蔬菜、瓜果、薯類、菌類等堿性食物,以減輕吃太多雞、鴨、魚、肉等酸性食物帶來的倦怠乏力現(xiàn)象。 此外,人們平日里生活緊張忙碌,胃腸道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轉(zhuǎn)狀態(tài)中,正好可以給胃腸也放放假,使胃腸機能得到改善。假期時間足夠,可以做些精細、易消化的食物,適當多吃一些蔬菜和蛋白質(zhì)、維生素豐富的食物,這對脆弱的胃十分有利。主食要以谷類粗糧為主,可以適量增加玉米、燕麥等成分,還要注意增加深色或綠色蔬菜的比例。同時,多喝粥和湯,比如新鮮的綠葉蔬菜湯、小米粥、面條湯、疙瘩湯等,這些湯湯水水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讓已經(jīng)“不堪重負”的胃腸道休息調(diào)整。此外,假日期間往往進食多、運動少,體內(nèi)“垃圾”也會隨之產(chǎn)生積聚,需及時“清污排廢”才能保證機體的正常運轉(zhuǎn),因此要多吃一些海帶、木耳等清腸排毒的食物。 隱患2: 出門旅游疾病侵襲 難得有八天長假,很多人會選擇出門游玩,由于旅途中人的抵抗力難免會有所下降,給疾病以可乘之機。專家提醒,出門游玩,應該注意自我保護,帶好一些必備藥物,以防不時之需。 “人們熱衷于回歸自然,和大自然進行親密接觸,但同時應該注意做好防蟲措施?!弊@蠋熖嵝训溃揭巴庥瓮鏁r,應盡量避免在野外叢林里長時間坐臥,盡量避免將皮膚大面積暴露在外;當發(fā)現(xiàn)被蟲子叮咬時,應用工具將其除去,而不能直接用手摘除或者捏碎。 若旅途中出現(xiàn)“上火”表現(xiàn),比如嗓子疼痛,可早晚用淡鹽水含漱,以清潔口腔,減輕炎癥,預防感冒,同時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旅途中出現(xiàn)腹痛腹瀉多是由于進食不潔食物所致,可服用黃連素片、藿香正氣丸等。若癥狀得不到緩解,應盡快到就近醫(yī)院就診。 此外,年老體弱者要量力而行,旅途中的運動量不要過大。環(huán)境的改變,往往會影響睡眠質(zhì)量。平時睡眠質(zhì)量較差的老年人最好能準備一些常用的安眠藥。到天氣炎熱的地區(qū)旅游,要避免在強烈的日光下暴曬過久,如果出現(xiàn)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要盡快去陰涼通風處,多飲水或口服人丹。 秋季旅游旺季,氣候多變,還要帶上雨具,以防不測風云,使身體受涼。由于早晚溫差大,人的機體免疫與抗病能力下降,應隨氣候變化增減衣服,防止受涼感冒。外出旅行者最好隨身攜帶一些常用藥物,如速效傷風膠囊、復方阿司匹林、感冒藥、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眼藥水等。 由于旅游團一般是八人一桌就餐,六菜兩湯也好,四菜一湯也罷,往往八人共享一盤蔬菜,對維生素的日均攝取量是不夠的。因此,在自由活動時,可適當購買含維生素豐富的葡萄、蘋果、柑桔等吃,做到“桌內(nèi)損失桌外補”。 隱患3 黑白顛倒精神萎靡 國慶長假被很多人當作“狂歡節(jié)”,打游戲、看電影、泡吧、聚會,往往通宵達旦,黑白顛倒,白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專家提醒,假日作息不規(guī)律會影響身體健康,熬夜之后即使補覺了,醒來后仍感覺疲倦、精神狀態(tài)不佳,假期之后更會沒精打采,形成“假期綜合征”,影響工作和學習。 “即使是假期,也不能打亂睡眠規(guī)律,更不能通宵達旦地參加娛樂活動,打亂原來的生活規(guī)律?!弊@蠋煴硎?,“生物鐘”被打亂后,人體抵抗力會減弱,長期睡眠不足,會引起判斷力減弱、思維遲鈍、協(xié)調(diào)功能不良,從生理上會造成食欲減退、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 “有些人能多晚睡就多晚睡,認為反正白天可以補覺,實際上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弊@蠋煴硎?,睡眠是一種生物鐘現(xiàn)象,定時和高質(zhì)量缺一不可。假期得不到科學、有效的利用,會變得更加勞累、疲憊,導致免疫力下降,擾亂生物規(guī)律,從而引發(fā)“假期綜合征”。 與晚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人為了“補覺”把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床上。對此,專家提醒道,一天睡覺超過10小時同樣會改變生物鐘,還會使人難以再次入睡。在假期應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不要刻意延長和縮短睡眠時間,晚上睡覺不宜過晚,早上也不宜貪睡,應該早睡早起,睡眠時間一般以8小時為宜。若是睡眠時間過長,反而容易導致疲勞,全身乏力,長期形成的生物鐘也會被打亂,不利于身心健康。早起的人中午可以適當午睡,但時間也不宜過長,睡多了就會導致晚上難以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