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05 心衰的5個“奇怪”癥狀,別大意!
老病號都知道,典型心衰的可用FACES來判斷,即疲勞(F)、活動受限(A)、胸悶(C)、水腫或踝部腫脹(E)、氣短(S)。但某些情況下,癥狀表現并不明顯,甚至讓人感覺跟心衰都扯不上邊。
5個不典型癥狀
警惕心衰
1.久咳不愈
久咳不愈,除了呼吸道的問題也可能是心衰。這一癥狀在老年病患者中比較多見,患者常在夜間睡眠時出現陣發(fā)性咳嗽,并伴有胸悶、憋氣等癥狀。如果將枕頭墊高或咳時坐起可減輕。某些情況下,病人會因突然胸悶而被憋醒,坐起或站立后才能逐步緩解。
2.食欲不振
對于右心衰的患者而言,右心回流血液受阻伴隨的體循環(huán)靜脈壓升高,會導致內臟(胃腸道、肝、膽等)瘀血,從而影響消化,誘發(fā)食欲不振等癥狀。還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現腹脹、惡心嘔吐、便秘、腹瀉等消化系統(tǒng)癥狀。
3.焦慮不安
引起焦慮不安的因素,除了情緒以外,還有可能是心衰的早期表現。這類患者在情緒穩(wěn)定時仍覺心悸、心慌、坐立不安。這是因為,心臟泵血能力衰退會讓腦血流量減少,腦細胞缺氧則會誘發(fā)患者出現情緒波動,比如焦慮、抑郁等。因此,出現上述癥狀時應早期干預,防止癥狀進一步加重。
4.夜尿增多
右心衰患者,由于心排血量降低,體循環(huán)瘀血,有效循環(huán)血量減少,會讓腎血流不足,從而導致24小時總尿量減少。但臥床休息時,由于回心血量相對增加,心輸出量增多,從而引起夜尿增多。需要提醒的是,心源性水腫多從足踝、小腿等開始,而腎源性水腫常常從頭面部開始。并且,心源性水腫的患者尿常規(guī)多數正常,同時伴有心衰其他癥狀。
5.頭昏頭暈
睡眠差、頸椎病、高血壓等都可能引起頭昏頭暈。但是,如果患者頭暈頭昏的同時,還出現血壓明顯偏低,就可能是心衰。特別嚴重還可能出現暈厥、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況,此時應迅速就醫(yī)。
心衰康復生活禁忌
需做好8件事
發(fā)生心力衰竭后,要主動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習慣,以促進身體康復。心衰患者在家庭康復方面應做好的8件事。
1.每天稱體重
體重增加是心力衰竭的最初跡象之一,意味著水腫或組織中液體在積聚。心衰患者起床后應先解大小便,然后稱體重。若一天內體重增加1.3千克或一周內增加2.3千克,應及時就醫(yī)。
2.監(jiān)測血壓
美國梅奧診所醫(yī)學專家認為,高血壓會給心臟施加壓力,使心肌力量變弱。美國心臟協(xié)會建議,心衰患者應定期監(jiān)測血壓,發(fā)生波動要及時咨詢醫(yī)生。
3.限制液體攝入
心衰患者腎臟處理鈉和水的能力較差,攝入過多液體會加重病情。美國心臟協(xié)會建議,患者每天液體攝入量不應超過2升。
4.少吃鹽
鹽會使額外的液體積聚在體內,造成心衰惡化。很多食物含隱藏的鈉,比如,買罐頭或冷凍食品時選擇標有“低鹽”或“無鹽”產品,不吃培根、油炸食品、快餐等。
5.遵醫(yī)囑服藥
在櫥柜、冰箱等處貼上便條,或用手機設置提醒功能,督促自己服藥。
6.穿寬松保暖的衣服
不穿過緊的襪子、內褲或緊身褲,以免阻礙血液從下肢流向心臟,避免下肢血栓的形成。美國的研究表明,體溫下降會增加心衰患者再次住院的可能性,因此要注意保暖。
7.養(yǎng)成良好睡眠習慣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發(fā)表在《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心衰患者中,睡眠呼吸暫停的發(fā)病率約為50%~75%,因此要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8.安裝家庭監(jiān)控設備
對于老年心衰患者,有條件者可在家中安裝智能監(jiān)控設備,便于家屬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心率、體重、液體潴留、體溫等情況。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