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 聯合國糖尿病日:三高需共管,減少糖尿病患者心腎并發(fā)癥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了解風險,了解應對”,重點強調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及早預防和管理。在此主題下,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支持的“三高共管,心腎保護”沉浸式科普活動在上海成功舉辦?;顒泳劢固悄虿』颊呖茖W降糖及心腎并發(fā)癥的預防,從“科普廚房”到“科普City Walk”,旨在以生動的形式從多角度進行糖尿病疾病管理的科普。來自內分泌科、心內科、腎內科、營養(yǎng)科、專業(yè)藥師等不同領域的多位專家參與了本次科普活動。
三高共管,藥、食、行同護,全面助力糖尿病規(guī)范管理
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有1.4億成人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患病人數占90%以上,且患病率逐年升高,但我國糖尿病整體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仍處于較低水平,高達63%的糖尿病患者對患病毫無所知。因此,提高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篩查率和管理水平是當前中國慢病管理的巨大挑戰(zhàn)之一。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同仁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yī)師鄒大進教授指出:“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的改變,及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糖尿病已成為世界范圍內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但目前我國糖尿病的疾病控制率不足37%,糖尿病的防治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長期高血糖會損傷血管與神經,誘發(fā)心血管、腎臟等臟器病變,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p>
同時,糖尿病患者所需要管理的不止于血糖水平,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yī)師陳楨玥教授表示:“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均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且有多項研究顯示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三高’的并發(fā)率高,它們會相互影響、相互加重,誘發(fā)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靶器官損害等,如糖尿病合并血脂異常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風險會成倍增加。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多重危險因素綜合管理,包括血糖、血壓、血脂的控制,通過三高共管,降低遠期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p>
此外,糾正不良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和積極運動,也是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發(fā)生、發(fā)展的有效手段。在本次活動上,由專業(yè)營養(yǎng)師和美食達人在“科普廚房”共同定制的適合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食譜讓現場觀眾“耳目一新”。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葛聲主任表示:“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是三多一少,也就是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少。尤其對于病程長、血糖控制不佳、使用降糖藥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采用膳食干預和生活方式改善有助于實現血糖的良好控制,預防和延緩糖尿病并發(fā)癥發(fā)生。比如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的患者日常在飲食上宜適當常吃香菇、木耳、海帶、燕麥等有輔助降脂作用的食品,或將有降脂作用的藥食兩用食品配成藥膳,比如食藥兩用物質荷葉、紅曲等,也可以進入到糖尿病患者的食譜中。”
同時,以糖尿病科普為主題的“City Walk”也在本次活動上拉開序幕,期待以沉浸式的互動體驗,倡導糖尿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共同助力患者實現更全面的規(guī)范管理。
科學降糖,更要注重心腎保護
據專家介紹,目前臨床上糖尿病患者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心腎并發(fā)癥,這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約80%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于心血管事件。因此,多位專家共同呼吁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管理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心、腎等靶器官的保護。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內分泌代謝中心主任曲伸教授表示:“超過三分之一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心血管疾病,約6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壓,由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病情更重,治療難度更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我們強調糖尿病患者在治療糖尿病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心臟的保護,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這不僅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更能降低社會的醫(yī)療負擔?!?/p>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腎內科主任范秋靈教授介紹:“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合并癥之一,現已成為慢性腎臟病和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平均每三位2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位伴有糖尿病腎病,但當前我國糖尿病腎病知曉率不足20%,治療率不足50%。因此我們呼吁糖尿病患者也要關注腎臟的保護,建議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進行1次尿蛋白和血肌酐的檢測,及早發(fā)現及早干預慢性腎臟病。”
而科學管理糖尿病是個長期工程,單靠患者個人難以堅持。執(zhí)業(yè)藥師王俊玲表示:“社區(qū)藥店是助力糖尿病患者實現家門口專病服務的重要一環(huán),尤其對于糖尿病這類慢性病而言,院外的長期規(guī)范管理非常重要,藥師在此過程中可提供有效、負責任的藥學服務與長期隨訪服務,幫助糖尿病患者提高治療依從性,更規(guī)范地管理疾病?!?/p>
暫無評論